第172章 昊天心思,人族困境!(1/2)
见镇元子应承了下来,对自己的态度也在无形中恭敬了许多,昊天心怀大畅,对镇元子道:
“道友既然应了朕之所请,依朕之意,有闲暇时间,还是向众生传授一些地仙度三灾之法,或者在道友道场之中开坛讲道,专门讲授金仙以下的修炼法门,让道友这‘地仙之祖’的名变得名副其实。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镇元子闻言,心中一喜,当下点道:“陛下有此意,贫道自当如此。”
昊天金玉言一开,他镇元子便是师出有名,再说,既然当上了这地仙之祖,就要承担起相应的因果来。
在洪荒众生中传播金仙以下的修炼法门,坐实自己地仙之祖的身份,是极为重要的一件事,更何况,有了天庭和昊天的背书,他镇元子更可以放心大胆的大
一场。
这些修炼了他镇元子所传授的玄门散修之法的生灵,自然要以自身气运供养自已,以此抵消因果。
那玄都大法师奉太清老子之命传下来的金丹大道乃是成仙之法,但成仙之后如何修炼,却并没有广为流传,族之中成就金仙者,大部分是
通炼体的武道修士。
既然这样,他在族之中讲道传法,从地仙开始,也能获得一部分
道气运。
至于自己这样做,会不会得罪玄都身后的太清老子,以及赵朗身后的通天教主,镇元子只是犹豫了一下,便将之抛诸脑后。
若是做事顾忌这个考虑那个,那自己还不如会五庄观中宅着得了,何苦出来为红云求着皇之位?
要做事,必定会得罪!
更何况,这天地生灵也不是三清一家的,他三清能够传道,自己为什么不能?
再者说,那太清老子就算是教教主,但
族之中说话管用的也就是
娲和天皇伏羲两
。
而自己在族之中传道,只会有利于
族的发展,因此,在镇元子看来,对于此事,
娲和伏羲根本不会出面阻拦。
定下此事之后,三又聊了一阵洪荒大秘,镇元子方才告辞离开。
“陛下,您这是准备用镇元子试探三清对天庭的态度?”
待镇元子离开之后,瑶池低声问道。
昊天点点,坦然承认。
“不错,朕贵为三界之主,理应执掌天地,但却因为天道六圣的缘故,天庭威严难彰,洪荒众生只知六圣教化世,却不知天庭乃三界之核心,掌众生之赏罚。
此次族
皇之位,本应是由
族诸贤推举选出,然后
由天庭确认,但如今圣
手,
皇成了圣
之间博弈的棋子。六圣此举,将天庭,将朕置于何地?
既然镇元子有意让红云真灵转世争那皇之位,朕便助他一臂之力又如何,正好借此机会,看看那些圣
的态度!”
听罢昊天所言,瑶池点了点,只是她的眼中隐含着一丝忧虑,似乎对昊天此举心中担忧,只是看着道侣踌躇满志的表
,不忍出言打击。
就在镇元子传道讲法,向族传授从地仙至玄仙的修炼之法时,
族之中也渐渐发生着变化。
伏羲成就天皇之后,在位一千二百年,随后携妻灵娲隐居火云城,镇压族气运。
伏羲在位期间,灵娲先后为伏羲诞下五男一六个孩子,五个儿子分别为龙氏皇伯,黄龙氏皇仲,炎龙氏皇叔,白龙氏皇季,黑龙氏皇少,
儿则被伏羲取名为宓妃。
五个儿子因为称号中各带有一个“龙”字,因此兄弟五被合称为五龙氏。
兄弟五在伏羲的教导下,各个仁德贤明,不逊色与
族大贤,其中皇伯管农桑,皇仲事渔猎,皇叔管内政,皇季兴水利,皇少占卜四方,辅佐伏羲管理
族。
在伏羲退位之后,兄弟五流担任
族部落联盟首领一职,并管理华胥之国。
因为身具修为,五兄弟各自在位千年之后方才退位,追随父亲伏羲的脚步隐居火云城。
虽然五龙氏在位期间,大力发展华胥之国,但无论是东海族部落,还是十万大山部落联盟,底蕴实在是太过雄厚,五千多年的时光不仅没有缩小华胥之国与这两大部落之间的差距,两者间的差距反而被拉得越来越远。
按照原时空的话来说,原本华胥国作为皇之所在,应该是洪荒
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然而如今,经济和文化中心早已落在了东海
族部落
上。
要不是族祖地在华胥国境内,恐怕华胥之国连政治中心这一遮羞布都保不住。
更何况,随着三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以及三者之间流的增多,华胥之国要面对的最大问题,便是
的流失!
按照各自的经济发展程度而言,东海族是妥妥的城市级别,十万大山的
族部落则相对要差上一些,算是城乡结合部,而垫底的华胥之国底蕴最差,是其他两个部落相比,那是和农村一个级别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