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潜入皇宫,旁听于谦军略!(上)(2/4)
!
惨得离谱!
“于谦,跟大家说说吧。”
孙若微突然双目含泪,强忍心中悲痛,摆手示意身穿蓝衣的朝臣。
身穿蓝色官袍者,正是于谦!
大明文臣武将皆着赤色朝服,唯独于谦身披蓝衣。
这是于谦的个。
于谦一直认为,赤色乃百姓血染,不净。
作为毫无半点毛病的忠臣,于谦两袖清风,所以从不穿红朝服。
清高!
于谦将清高活在骨子里。
抬手整理乌纱帽,已有修长胡须的于谦从朝臣队伍中踏出,向孙若微颔首行礼。
于谦向孙若微颔首,并非尊重皇太后本。
于谦尊重的是早已驾崩的朱瞻基!
至少,
在现在这个时期,于谦并不是很尊重孙若微。
因为如果没有皇太后孙氏、太皇太后张氏对朱祁镇娇生惯养、百般宠,大明曾会遭此大难?
于谦吸一
气,义愤填膺地低吼:
“土木堡一战,我军溃败!”
“英国公张辅战死!泰宁侯陈滢战死!驸马都尉井源战死!平乡伯李珍战死!尚书王佐、学士张益、侍郎丁铉、王永等五十二将,皆战死!”
“御前护卫樊忠,战死!”
“全军覆没!皇上蒙尘!”
每一个字,皆斩钉截铁。
甚至,
隐喻可从于谦的语气中听出对朱祁镇的愤恨以及无奈。
土木堡大败,是朱祁镇全责。
一个,一个当皇帝的
,能够愚蠢到如此,着实难以形容。
满朝文武早已知晓土木堡之战大败,
却没想到战斗会如此惨烈!
诸多猛将战死,足足50万大军覆没,完全无法想象。
即便不是50万全死,大部分士兵被敌军冲散,但那也是全军溃败了啊!
而且,
当满朝文武大臣听闻御前护卫樊忠战死时,皆不寒而栗。
樊忠!
虽然此并非帅才,却是一名良将。
更重要的,樊忠堪称京师三营的象征,是大明三大营的主心骨!
从朱棣靖难开始,樊忠就是一名小马侗。
虽然只是牵马的,但要知道,那是给朱棣牵马!
自朱棣晚年起,樊忠担任御林军统领,已是四朝老臣。
论辈分地位,
现如今的樊忠,甚至已经超越当初的三杨,比于谦的声望更大。
可是,
就连樊忠都死了。
樊忠的死,意味着大明京师锐被扫
一空!
现如今的大明京师,剩下的就只是具空壳子,以及少数老弱兵。
面对如此况,谁能不胆寒?
于谦长舒一气,强忍心中悲愤。
再怎么愤怒,再如何悲痛,都已无济于事,死者无法复生。
皇太后孙若微握紧双拳,尽力平复绪后,再度冷声开
:“瓦剌也先要送皇上回来,兵锋已经到了居庸关。到底是战还是守,请诸公自诀。”
孙若微说得很明确。
瓦剌首领也先送朱祁镇回北平,就是无法解的阳谋。
倘若朝中不让也先送回朱祁镇,就是不忠于皇帝,有谋反之心!
倘若朝廷不对瓦剌部落开关放行,也先就能以此为由,强行带兵长驱直!
无论如何,
对于手握朱祁镇的也先而言,抵达京师之路,畅通无阻。
此外,
满朝文武惊叹,谁都没想到瓦剌大军竟已抵达居庸关!
居庸关啊,
这是北平西北地区,昌平之外的门户!
瓦剌大军的先部队抵达居庸关,相当于敌
已经到了家门
。
原部落兵临城下,
只要对方愿意,不过是一两天的事。
一天路程!
倘若瓦剌也先打算强攻北平,三之后就能带兵攻城!
撤?
南迁?
其实早就来不及了。
“现如今,我大明可调动的兵马,还有多少?!”皇太后孙若微厉声呼喝,询问满朝文武大臣。
届时,
竟无敢站出来回话。
因为所有都知道,孙若微的意思明确,有死守北平的心!
可这满朝文武中,又有几愿赴死?
就在诸多朝臣面面相觑时,一位老态龙钟的大臣惆怅叹气,步履蹒跚地向前几步,缓慢跪下。
此年迈,双鬓斑白。
在永乐一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