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 秦国发展(2/2)

分完房子之后,便开始分地,每一口人都可以分到四亩上田,若是上田不够分,便会以等量的中田,下田代替。

一亩地的上田,等于两亩地的中田,又或者三亩地的下田。

大秦还免费给这些流民分发粮种,租借给他们牲口用来耕种。

粮食种到地里,他不可能一眨眼的功夫就长出来。在这青黄不接的时候,各地官府都设立了粥棚。

虽然不说能够让人吃饱,但是也不至于饿死人

而本地百姓和流民之间的矛盾,就发生在这里。

本地百姓有粮,能够吃的上饱饭,甚至,还略微的有所盈余。

而这些流民,除了少部分带着家产逃到秦国的人之外。大多数的流民,都只能靠着粥棚施舍的稀粥才能勉强不至于饿死。

流民想要填饱肚子,自然有人动起了歪脑筋,不少人选择去本地百姓家中,偷些粮食,鸡鸭之类的。

如此一来,时间久了,矛盾必然也就激发出来了。

说到底,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还是因为秦国突然增加了近百万流民,却没有增加相迎的岗位。

这些流民既吃不饱饭,又十分的清闲,自然要出问题。

想要解决流民和本地百姓的矛盾,就只有两个办法。

一个就是等,等到来年夏天,夏粮收割的时候。这些流民种下的粮食丰收了,有了食物自然也就不在闹腾了。

第二个,就是想办法解决这些流民的就业问题,让他们有活干,用劳动去换取食物。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