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单于的野望(1/2)

此时在德水南岸的一处峡湾中,悄然埋伏着数万骑兵。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骑在马背上的骑手身穿兽皮,腰悬青铜内弧刀或鹤嘴锄,马鞍上悬挂着骑弓羽箭,骑手和他们身下的战马一样,虽然瘦小,但却显得气神十足。

为首的是一个年约三旬的青年,戴金鹰冠,身穿豹裘,骑在赤红色的骏马上看着天上盘旋的苍鹰。

如果蒙恬在的话,一眼就会认出青年不是旁,正是前几年掉了自己亲爹的冒顿(dú)。

此时匈距离秦、羌的战场,只有不到四五十里的路程,处于随时可以加或是撤退的距离。

夏季的时候,冒顿听闻秦庭发生政变,那个压得他喘不过气的始皇帝终于死了。

他通过商,以及一些其他的手段,诱使先零羌抢掠秦,从而引发这一场战争。

为的就是能够有机会能够一试秦的虚实。

如果和那个韩所说的那样,始皇帝死而地分!

那么匈趁机扩张的机会就到了!

不仅如此,当秦部署在上郡的九原军南下平叛的时候,大匈收复河套故地的机会也同样出现!

所以冒顿并没有急着加战场,他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等到羌和秦筋疲力尽的时候,这数万锐的原骑兵,足以横扫整个战场!

全歼秦兵,降先零羌,进而攻陇西大肆掳掠!

……

咚!咚!咚!

鼓声如雷鸣般滚过整片荒原,山丘之上的楼车顶端,缓缓升起一面大纛[dào],龙旗羽葆,迎风招展好不威风。

只要这面旗帜不倒,就代表主帅还在,士气就不会崩溃,反之……跑吧。

楼车下方,还排列着数十辆鼓车。

在这个沟通基本靠吼的年代,这是用来号令全军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不止中军幕府有鼓,各级军队都有着自己对应规格的鼓。

中军的鼓声发商音,中级军官‘帅’的鼓发角音,下级军官‘伯’的鼙[pí]鼓发羽音。

击鼓而进,低旗则趋,击金则退,麾而左之,麾而右之,金鼓俱击而坐……

这是尉缭为秦军编写的一套练教程。

李信之所以在枹罕停留那么久,主要就是在练这套阵法。

近三万秦军根据不同的鼓声,以及幕府升起的各色旗帜下,有序的按照命令列阵。

咚!咚!咚!

随着阵型摆好,中军的发出的将鼓之声,渐渐和帅、伯的鼓声重合,这意味着战斗马上就要开始了。

按照秦军‘斗一守二’的军规,每次投作战的士兵总数,只有总兵力的三分之一,剩下的军队,原地蹲坐在地上待命,节省体力,随时准备加战斗。

与此同时,李信所在的楼车上,升起了一面黑色鸟旗,这是号令骑兵出击的旗帜。

韩信在山包之上,看到远处的戎狄骑兵处同样升起了一面鸟旗,他知道这一举动被称为‘应旗’,既向幕府报告自己收到了命令。

他踩在马鞍上,努力直起身子,鸟瞰整个战场,如饥似渴的学习着李信指挥军队的方式。

从陇西北地征调来的戎狄骑兵,被均匀分配在大军两翼,李信在靠近德水一侧的大军右翼还布置了重兵,不止有顶盔掼甲,手持强弩的步卒,此次出征仅有的一千辆战车,也同样被安排在了右翼。

在韩信看来,李信的部署,除了加强右翼让他有些看不懂之外,其他的只能称得上中规中矩,没什么亮点,也没有什么漏

不过这很正常,因为对面的羌,战术更加老套。

韩信看着羌的阵型,恍惚间以为自己正处于武王伐纣的战场上,对面的,正是匆匆自朝歌而来的商朝军队。

步兵在前,战车居中,当年牧野之战时商军怎么摆阵的,对面的羌几乎原封不动的重复着当年的战阵。

在秦的数次重拳出击下,羌不仅仅丢掉了农耕的技术,就连作战的技巧,也同样停留在了诗歌所描绘中。

造孽啊……

韩信微微摇,觉得自己此战过后,起码能升两级爵位。

按照秦律,野战中斩首两千,指挥作战的将军才能记功,从军吏到将领都会受到赏赐,所有战斗员都会进爵一等。

而现在,羌几乎倾巢而动,至少也有四五万之多!

不过,他们也就只有多这一个优点了。

从他们兵器反的阳光来看,金属制品并不多,大多数羌用的,还是殳[shū]、叉、连枷、马等居家旅行,杀越货必备的常工具。

只有那些在简陋战车上的,以及跟在战车周围的锐羌,才使用着不知道从哪搞到的青铜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