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同行是冤家(2/2)
玩这一套,你还点儿。”
……
程谦又问了一遍,这才将刘病已的思绪拉了回来。
“程叔,这些工事不用修筑了!留着这些钱,等到流民全部送走后,咱们寻一处买一些田地农舍吧。”
面前的程谦也是不愿走的一批之一。当初他选定的这名大管家,还有诸多管事都选择留下来。
刘病已明白,在这饥贫的时代,谁能一之内赚取这么多钱?又有谁还是皇亲?基于这些因素,早晚发家还不是时间问题。
程谦粗粗地算了一下,除了铁杆随从狗三儿一家三,还有罗百义的那批工匠外,还有一半的护卫留下来。
另一半的护卫大都是远乡,随着流民归乡了。留下来的大都是杜县附近的,家里的农田尚未耕种,没有其他营生,索
留了下来。
而近两千流民却迟迟不愿归乡,或许是懒,或许就是铁定了心地要走乞讨之路。
这些以天天躺在墙角跟睡大觉的宋老汉为主流。
刘病已暂时先不催促他们回乡。
毕竟有他们在,刘病已才能以赈济流民的名义呆在杜县东南城。
一旦他们全都被送走了,自己也该滚蛋了。
这样的回答倒也符合程谦的心思。前几他还在为这每
的评书所得而欣喜,刘病已却告诉他,这样的评书岁月不会太长久,流民一走,官府就要赶他们走了。
自那时起,程谦便有了买田置地的打算。
程谦刚要走,忽然想起一件重要的事来。“公子,上次里正说的瘟疫并非虚言,老夫昨晚与王谏喝酒时,听他说已经有几个地方将这样的讯报送到了县衙,不少
染了病不几
便死掉了。”
刘病已顿时有些恼怒:“我早就跟朝廷上了奏章,提醒他们随着气温回升,饿死或病死在沿途的流民尸体一定要派专及时清理掩埋焚烧,他们却置若罔闻。一旦瘟疫起来,死上百十万
都是轻易之事。”
程谦听了也是大惊失色,“我明,不,今晚我便告诉王谏,催促他提高防范,先从杜县开始着手处理流民尸体。”
伴随着流民增多,从去年冬季各地便传来发瘟疫的消息,只是以为这样的瘟疫距离县城太过遥远,只是听资而已,没想到竟然与自己切身相关。
要知道每里还有不少流民从四面八方涌进杜县,领取钱粮。
虽然各地的官府已经实现了赈济措施,但有的发放地多,有的发放得少,为此还诞生了一批专门流窜多地,骗取物资的。
刘病已却不愿意揭他们,担心因小失大,对自己的良策造成冲击。
“从现在开始,你速速命烧制石灰,围着东南城洒遍城池。岗哨对涌进来的流民严格盘查,问清籍贯,严格造册。在城墙外距离二里开外侧临时搭建一些茅
棚,从瘟疫
发地而来的流民严格管制,拒绝他们进
,统统赶
临时区域看管。”
“我待会儿写一个方子,让疾医张景从现在开始采买大量的中药,每
熬汤,除了供给咱们的
食用外,给每
前来的听众每
一碗。”
刘病已急忙来到石桌前,研磨提笔,在一个空白竹简上写下了几行字:
“金银花,连翘,雄黄,贯仲,板蓝根,苍术,重楼,霍香,檀香,香,木香,艾蒿,艾叶……”
刘病已写好后递给了程谦。
他来回踱步一番,又补充到:“从明开始,进城门听评书的
要购买门票,购买门票时登记姓名、籍贯等信息,并发放铜制票据。”
“另外,多拍一些手在门
把关,每一位进城的
都要先摸额
试体温。额
滚烫者严禁进城。”
“还有,命们赶制一批
罩出来。”
“好!老夫这就去办!”程谦急急慌慌地跑出去了几步,又折返回来,问到:“什么是罩?”
刘病已微微一笑,“罩这东西,不久将是抢手货。但容易模仿,咱们要抓住第一线的生机,大赚一笔。来,我绘制一个
图给你。”
刘病已提笔在一个空白竹简上画了一块儿长方形,又在两侧各画了两条细带子。
“中间的布块儿要厚实一些,但也要保证能够顺利喘息。至于材质,程叔跟她们多商讨一番。”
“成本不要太高,因为这样的罩必须保证每
必换。特别是守门的护卫,要一次
多戴几个。”
程谦拿着图跑出去了,刘病已忽然想起了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朝他喊到:“程叔,您马上去采购酒水,越多越好!我有用处!”
“好的!老夫这就去办!”
刘病已仰,看着半空中黑沉沉的低云,叹息一声:“希望这瘟疫只是虚晃一枪。”
前世的那段记忆太过刻了。
瘟疫,杀于无形,是另一场残酷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