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查账(1/2)
至于这些备用账房为什么能这么卖力的教导,这么负责任的苛责?
你以为他们是责任心极强,是一个合格的老师吗?
不!
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是:
没考上科举又怎么样?当年考上科举的做官的还不是被老子训的跟孙子一样?!
考上科举了不起啊?
当官了不起啊?
待遇有我们国商院好吗?
俸禄有我们国商院高吗?
……
他们可得好好教导,多训斥几句,这以后回到老家可都是一笔不小的谈资啊!
你们这些考上科举的训过户部的官员吗?
我训过!
……
国商院的待遇确实要比京城之中的六部要好得多,这是不争的事实。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因为国商院所用的管理方式许青采用的是企业式,而六部采用的是衙门式。
国商院之中,多劳多得,做的越多,提成越高,有评级有培训。
六部的衙门是怎么样的:这就是今天的工作了,你们抓紧做完,做不完降级罚俸!小心吃板子!
 衙门式管理的优点是:朝廷既不用多花钱,又能大程度的压榨劳动力,不过却也最大程度的消磨了工作
员的积极
,而且质量也堪忧。 
 企业式正好反过来:用最直接的方式刺激员工积极
,给的都是真金白银看得见的好处,让员工心甘
愿的加班加点劳动
活。 
当然缺点也很明显:
 国商院可是大楚
一个企业式管理的机构,第一次听到多劳多得这个制度的员工纷纷表示: 
 东家,别把我们当
! 
只要银子给够,我们就是耕地的牛!
……
太可怕了!
就这样,国商院银子如同流水一般的就给出去了……
 不过他们终究没有让许青失望,虽然花出去的银子是旁的衙门的十来倍,但是他们的劳动积极
创造出来的价值可是远远超过许青花出去的银子! 
……
整整一天的时间,户部度支司之中“啪啪啪啪”的声音就没有断过。
 户部尚书和许青在门
一边听,一边欣慰的点
。 
【你们以为我在说什么声音?当然是打算盘!】
 虽然这个时代的
无法将算盘的能力开发到极致,但是算起账来也不知道要比用算筹快捷了多少倍。 
不但如此,这些账房还将国商院之中记账所用的借贷法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户部度支司的大小属官。
本着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则,户部的账目也开始变得比以前更有章法起来。
而且用借贷法查账,不但更有章法,而且更有惊喜!
 自从有了更加清晰明了的核计账目的方法,现在的户部是三个时辰查出一个小漏
,五个时辰查出一个大亏空。 
 这和许青预想的
况差不多。 
户部的账册没点窟窿就怪了!
 以前因为各地上
出来的账目掩饰的好,再加上户部查账的方式本身就不够完善,所以没有发现,稀里糊涂的就过去了。 
 但是户部现在采用了国商院的核账方式之后就那些原本掩饰的极好的账目,问题一下子就
露出来了。 
 在国商院借贷法的层级追查之下,漏
就会越发的
露出来。 
 楚皇可是一个极为
财的皇帝,除了舍得给受灾百姓花钱之外给谁都不舍得花钱,说是一代仁君也不为过。 
但是,楚皇对于贪污受贿这件事和贤王一样是零容忍的!
 不是因为别的,实在是去年的时候被去年的事
弄怕了。 
去年的楚国就如同是被天妒了一般,尤其是上半年各地灾害频发,旱灾洪灾接连上演,楚皇无奈之下甚至都挪用了一部分购置军马的军费拿去赈灾。
 这件事也是楚皇第一次为了百姓没有跟贤王商量的事
。 
事后贤王也没有苛责楚皇,为国为民,他也没有任何理由去苛责,只是自己在永州城的贤王府里想办法,不过幸好,天上掉下个新许青,将贤王的担忧不费吹灰之力的化解了。
 从那一刻起,贤王和楚皇就认识到了银子的重要
! 
这也是为何贤王对于周县尉和徐司马的事件如此的果决。
这也是为何贤王如此迫切的邀请许青尝试建立国商院,甚至于不惜拿出自己多年攒下来的私房钱,就是不知道王妃知不知道。
虽然说楚皇的哥哥是个闲的如同咸鱼一般的贤王。
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不含糊的。
……
 五
之后 
度支司大院
石桌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