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朱慈烺的改造教育(1/2)
李铭和胡千喜一路来到来到东宫门,却被门
的东宫侍卫拦下,碍于李铭身上的飞鱼服,侍卫们到还算客气,在李铭的要求下,让李铭在外面稍等,进去通报。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大兄?”
不一会儿,太子朱慈烺略带稚的声音从东宫内传来。
“太子殿下。”
李铭躬身一拜。
“大兄。”
朱慈烺也回了一礼,这一幕让一旁的东宫侍卫眼珠子都瞪出来了。
“父皇的命令,后大兄常住东宫,东宫任何场所,大兄可随意出
,尔等不可阻拦。”
小小年纪的朱慈烺板着脸对着侍卫们训斥到,随后便把李铭引进门内。
“太子殿下不用如此客气。”
进东宫太子府后,李铭对朱慈烺说到。
“父皇说了,兄长对父皇有大恩,对大明有大恩,不论如何客气都是应该的,对了大兄,昨你走之后,父皇还叮嘱我跟在您身边多听多看多学。”
朱慈烺态度恭敬,言辞真诚恳切。
“既然如此,那我这个当兄长的,便来给你上第一课。”
李铭沉默片刻,开说到。
“请兄长赐教!”
朱慈烺诚恳的说到。
“你作为大明储君,为国家富强,勤政民这个出发点是没错的,不过别学你父皇死板的那一套,你父皇乃是一个守成之君,可惜遇到了如此
世。”
李铭本来想说你爹就不是个当皇帝的料,就是一个倔强迂腐固执傻乎乎的小老,奈何子不言父过,当着儿子说老子的不是,李铭还是有些说不出
,所以措辞上委婉了一下。
“兄长此话怎讲?”
朱慈烺疑惑的问到,在他看来,听从父皇,老师的话,学习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谏如流,当一个勤勉的圣明天子,就是他从小所熟知的为君之道。
“你父皇上位这十六年,已经被儒家祖制这些条条框框限制的太死了,你父皇是一个圣君是谁定义的?是儒家,满朝公卿,若是他们真的是一心为国也就罢了,可若是不是呢?所以说,身为一个领袖,对任何,任何一个利益群体的话都不可盲目亲信,这其中自然也包括这些读书
,大明万万子民,分士农工商,读书
却只是少数。”
李铭耐心的说到。
“可是兄长?朝中那些士子大臣们不都是好吗?”
李铭听罢连连摇,看来朱慈烺受儒家和崇祯毒害颇
啊。
“是不是好,就在最近几
,你可奏请你父皇准你临朝观政,让你看看这些大臣们有几个好
。”
“刘宗周曾经是你的老师吧?”
李铭突然问到。
“回兄长,刘老确实当过我一段时间老师,可是我觉得刘老品行高洁,学富五车,乃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老师,兄长可觉得有何不妥?”
“刘老不论是品还是学问,自然是没得说的,可是殿下,你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
李铭小小的卖了个关子。
“哦?请兄长明示。”
“刘宗周是大儒,而你乃是储君啊,其实再悄悄告诉你一件事,你父皇其实和刘宗周乃是同一种,这种
对自我有着极高的要求,不肯妥协,不肯同流合污,但是他们同时也是固执迂腐不懂变通的,因此你老师在朝堂上饱受排挤,就算他学富五车,开创蕺山学派,桃李满天下,但是他依然在朝堂站不住脚,而你父皇,也受制于祖制和明君的枷锁和包袱,空有号令天下的权利,十多年换了快五十个宰相,对朝堂和地方的控制力却愈发薄弱。”
“这却是为何?”
“因为你父皇,某种意义上,也是被朝臣孤立了,他们对你父皇各种恭维引导劝谏甚至欺骗,偏偏你父皇还把他们引为肱骨之臣,一味的相信,相信他们为国为民,相信东林众正盈朝的谎言。”
“因为你父皇当年,就像现在的你一般,用做一个大儒的标准来做皇帝,所以,你父皇重礼教,重名节,却偏偏不重实际和利益。”
“那请问兄长,如何才能做好一个皇帝呢?”
朱慈烺对着李铭这套离经叛道的说辞,竟然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迫不及待的追问到。
“至于怎么当一个皇帝,接下来我所说的,只是我个的一些意见,你可以酌
自己思考,思考我说的对不对,就像我之前对你说的,不可偏听偏信。”
“请兄长赐教!”
“在我看来,当一个皇帝,第一,为国为民自然是基础,除此之外首重权谋,善断心,这些方面,你可多读一些史书上的
物传记,结合对现实的观察来加强,不要把别
想的太好,保持怀疑和警惕,是一个君王的必备素质。当然,当你做了决定之后,便不可朝令夕改,疑
不用,用
不疑,只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