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任重道远(1/2)
崇祯从来都不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主,临朝十七年,换了五十相,杀了七个总督,余下六部尚书往下大大小小的官员更是数不胜数,但是不管官员如何如同走马灯一般不停的的换,主事之依然是那个固定的利益团体。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士族,门阀,朋党,勋贵的贪得无厌,得寸进尺,腐朽守旧,已经让这个帝国奄奄一息。
这些李铭知道,后来的崇祯也知道,但是就算是身为皇帝的崇祯,就算是崇祯谁拦杀谁的狠话放的震天响,面对眼前这些能为国死节的忠臣们,崇祯依然不敢说的太。原因无它,眼前这些
,本身就是士族门阀培养出来的,他们的亲
朋友,老师弟子,全都被盘根错节的利益捆绑得死死的。
若是崇祯此时喊着打土豪,均田地的号,已经失去民心的崇祯,再失去士族勋贵的支持,那才是成了真正的孤家寡
。
此时的崇祯发自内心的升起了一无力的感觉,那是一种众
皆醉我独醒的无力感,好在,吾道不孤。
一边想着,一边看了看旁边东张西望的李铭。
“所以,朕欲重启厂卫。”
众闻言大惊。
“陛下,此时事关重大,还需从长计议!”
孟兆祥急忙出声制止到。
一直以来,虽然皇权至高无上,但是皇权和代表着儒家的士族百官某种意义上一直是相互制衡的,其中最具代表的,便是君权和相权之争。而厂卫,便是皇帝手中最有力的武器,崇祯此言,无疑是要重新把所有权利抓在手上。
以前的崇祯,就算再刚愎自用,残忍嗜杀,也无非是在读书编织的圈子里转悠,如同如来佛手掌中的孙悟空。毕竟,你皇帝再神通广大,也需要读书
来为你治理天下,没有了厂卫,皇帝不是千里眼顺风耳,还不是随便大臣们忽悠。
尽管今天到场的大臣已经算是明末群臣中的清流,乍一听崇祯此言,依然是本能的想要出言反对,因为他们本身代表的就是士族,所以不论忠,几乎所有的大臣都很默契的没有把厂卫的影响跟崇祯点透。
“陛下可知此事,将会对朝堂和士林造成多大的震动?”
李邦华是在场众中年龄最大也是最为稳重之
,他没有直接出言反对,而是提醒了崇祯这其中的利害,意思很明显,想让崇祯知难而退。若是之前的崇祯,少不得又要纠结一番,然而此时的崇祯确实早已坚定了心意。
“李大,孟大
,容在下问一句,两位这会说话的立场,是站在士族官员的立场,还是站在大明的立场上?”
崇祯正欲开说话,站在一旁半天不曾开
的李铭
了一嘴。
“自然是为了大明。”
李邦华看了一眼崇祯的脸色,见崇祯没有说话的意思,朗声回答道,之时听起来却没有多少底气。
“若是为了大明,就大明目前的状况来看,以小子愚见,重新启用厂卫,已是势在必行!”
“此话何解?”
“无它,群臣不堪用尔。”
“陛下,此信
雌黄,惑
君心,臣恳请治此
欺君之罪!”
饶是李邦华老成
,也架不住李铭指着鼻子骂他不中用,无奈之下,只得向崇祯告状。
不过崇祯只是笑而不语,完全没有说话的意思。
“李大!容小子再问一句,若是群臣稍微有用一点,那这大明为何会糜烂至此?是陛下的原因吗?之前陛下在尔等
中,可一直是一位从善如流的圣明天子啊。你们要一个众正盈朝,陛下便给你们一个众正盈朝,结果呢?这么个
败的大明江山,就是尔等给陛下的回报吗?”
尽管崇祯毛病也很多,然而在别面前,皇帝的威信还是要有的,所以李铭并没有说崇祯的问题,而是在对着李邦华等
穷追猛打。
“臣等有负圣恩!请陛下治罪!”
李邦华等跪倒在地,没办法,李铭把皇帝都抬出来了,不承认自己有问题,难道还要说皇帝有问题吗?
“你看看你们,一大把年纪了,说不过就撒泼打滚,一副认打认罚的样子。笃定了没能把你们怎么样是吧?”
李铭最烦古代读书这一套了,无能就算了,你无能还要做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来,
服心不服的说你问心无愧。这一点说起来,崇祯之前也随他们,贪官污吏反而还好,逮住罪名直接砍了便是,但这种直臣你还真拿他没办法,完完全全一块滚刀
,气的李铭直翻白眼。
“诸位卿请起,朕知道诸位
卿心有不忿,不过在厂卫一事上,朕意已决,至于谁对谁错,再过几
,朕相信各位就能一见分晓了。”
“陛下。。。”
李邦华有意再劝,不过却被崇祯打断。
“卿不必再说,自今
起,朝堂之上,一切以国朝利益为主,诸位
卿可别忘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