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骗术(1/2)
到了火车站,王林赶去买票。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偌大一个售票大厅,满满当当,挤挤密密,全是买票的。
每个售票窗前面,都排着长龙。
队伍移动很缓慢,排队的,大都是外地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很多
身上,居然穿着缀有补丁的衣服裤子,行李也是
烂烂的,拿蛇皮袋装着,有的甚至就用“尿素”袋装行李。
王林早就听说过春运,只是从来没参与过。
“春运”一词最早出现于1980年的《民
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员流动限制的放宽,越来越多的
选择离乡外出务工、求学。诸多
群集中在春节期间返乡,形成了堪称“全球罕见的
流动”的春运。
可是,现在并不是春运啊!
怎么也山
海的呢?
排了大半个小时的队,总算到王林了。
“同志,买一张最快到庐州的票。”
“最早的车次,是9点26分开,普快。”
“请问几个小时可以到达庐州?”
“9个小时。”
“行,就买这个车次的,买硬座的就行。多少钱?”
“二十一块八!”
这票价是真的贵!
来回一趟,半个月工资就没了!
难怪出来打工的,平时都不敢回家,只等每年春节回一趟老家呢!
王林拿着票,仔细的核对车票上的信息,然后小心翼翼的放在袋里。
火车上是要检票的,进出站也是要检票的,丢了不认账,得重新补票!
他知道火车站附近欺蒙拐骗的特别多,也就不到附近
逛,直接进了候车室。
王林带了个军用水壶,他一就喝掉一半,上了个洗手间,看到附近有个水房,提供热水,他便排队接满了水壶。
回到候车室坐下,旁边一个中年瘦子,笑着问道:“小兄弟,出远门?”
“不远!”王林语气淡淡的,漫不经心的应了一声。
“你是去庐州吧?我也是!”中年梳着三七分,居然还抹了摩丝,挺
流的感觉,他伸出手来,“出门在外,多个朋友多条路。我叫马涛。”
对方能猜到王林去庐州,他并不惊讶。
坐在这里的,大都是在等这趟车次的。
庐州是皖省的省会,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华东地区的重要城市,众多,出来打工的
也多。
“申城本地吧?出差还是经商?”马涛很
攀谈。
“出差!”王林多留了一个心眼,逢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同时反客为主,问道,“你呢?经商?”
“对,小兄弟真是慧眼如炬,我就是生意,做铅笔生意的。”马涛笑着,打开自己的皮挎包,拿出两根铅笔来,一红一蓝,往王林面前一伸,“看看?出厂价,2分钱一支。家家户户都用得着!”
王林摆了摆手:“用不着买。单位有发。”
“好,好单位!”马涛收回手,掏出一张大团结来,对折,笑道,“小兄弟,闲着也是闲着,我们玩个猜铅笔的游戏。这游戏很简单,我把十块钱对折一下,然后套住这只红笔,再包住这只蓝笔,卷一卷,再打开来,你看,套住的还是红笔。”
他一边说,一边演示。
坐在旁边的,还有一个年轻的姑娘,看起来只有十几岁年纪,织了两条小辫子,眉清目秀,脸庞圆圆的,眼睛大大的,穿着白色的确良单衣和红色的卡其外套,她很好奇的看着马涛做这一切,但没有说话。
马涛见她有兴趣,同时也向她展示了一遍用钱套住两只铅笔的游戏。
“怎么样?很简单吧?我们的游戏,就是猜红、蓝!我再来一遍,你们看清楚了啊,你们要是猜对了钱里面套住的是哪支颜色的铅笔,我就把这十块钱白送给你们!”马涛才了得,滔滔不绝,跟脱
秀主持
一样顺溜。
他一边说,一边用钱套住了红笔,再包裹住蓝笔,笑道:“小兄弟,你猜猜?”
王林有些警觉,他可不相信这世界上有无缘无故的,
家真的闲得没事做?来陪你做游戏玩?还平白无故送你一张大团结?
但他是第一次见识到这种玩法,也不知道对方玩的是什么把戏,于是没有吭声。
马涛便问那个小姑娘:“你来猜吧!”
十块钱的诱惑不小!
小姑娘抿抿嘴,指着红笔道:“红的!我看着你套住的!”
“确定吗?”马涛问。
小姑娘用力点:“就是红笔!”
王林心想,我也看到了,你拿钱套住的是红笔啊!
这有什么好猜的呢?
只见马涛微微一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