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殿中争吵(1/2)
第五十九章 殿中争吵
朝中关于袁可立的争论此起彼伏,两派唇枪舌战,倒让我实实在在的看了一场热闹。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不过,当我听了王志道的话后,心中不由的一紧,坏了。王志道虽然是在为袁可立辩护,可是,你怎么提到了下海捕鱼。你不知道,再明面上,大明的禁海令还没有解除,出海捕鱼是犯忌讳的事吗?
果然,高攀龙立即就把话语接了过来:“陛下,大明禁海令已经实行了一百多年。袁可立私自下海,违背禁令,其心可诛。臣建议,应立即抓捕袁可立,按律法处置,以儆效尤。”
“禁海令是太祖时颁布,但成祖时,命郑和下西洋,那时,禁海令就已经名存实亡。”王志道毫不示弱。
“但在争贡之役后,我大明王朝再次宣布严格实行禁海令。”高攀龙步步紧。
“高大不要忘了,隆庆元年之时,我大明曾宣布允许民间私
远赴东西二洋。”
“那又怎样?我朝可没有官员经商的先例。再说,陛下是命袁可立去泉州练军队的,可没有命他出海捕鱼,袁可立这样做,是明显的玩忽职守。”
“高大。泉州
民无粮可食。作为当地的官员,我们不应该及时解决这个问题吗?袁大
别出心裁,借用士兵的力量解决了实际问题,难道有错吗?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的看着泉州百姓饿死吗?如果是这样,我们这些官员心中没愧吗?”
“解决问题我们可以有多种办法。我们可以开仓放粮,可以募捐,难道非要违背陛下的旨意吗?”
“没有违背陛下的旨意。袁大
并没有放松对军队的训练。再说,开仓放粮?仓库里有多余的粮食吗?募捐?等粮食捐上来,估计百姓早就饿死一片了。”
……
两还在激烈的辩论,似乎谁也不想后退一步。我无聊的听着两
的对话。还从来没有想到,这个王志道
才居然这么好,居然能和高攀龙争个难分上下。看来,从科场上出来的任何
都不可小觑呀?能做得了八
,就能有苏秦
(本章未完,请翻页)
、张仪之才呀?
可是,听着话语怎么越来越不对呀。不是在讨论袁可立扣押富商粮食的问题吗?怎么变成打鱼的问题了。这话锋是怎么转过来的。我有点懵。其他大臣也有点愣愣的看着这两个,似乎比我还懵。
“好了,两位大。”我制止了这场无意义的辩论。再让他们说下去,大家即使饿晕了,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高攀龙狠狠地瞪了王志道一眼,王志道毫不犹疑的反瞪过去。不过,两都知趣的闭上了嘴。
“这个问题就不要讨论了。我们的原则就是做一些对百姓有益的事。既然大明早就允许私下海,那袁可立下海捕个鱼,也就不是什么大事。如果海中有吃的,和大海要也是可以的。”我漫不经心的下了定论,“我们还是再谈谈泉州粮食的问题吧。怎么?我刚才听说,泉州无粮?王大
,这是怎么回事?”
“陛下,是这样的。臣听闻,这段时间有大量的商涌
泉州,大肆收购粮食,导致泉州粮价猛涨,而百姓却买不到粮食。”
“嗯?可有此事?”我看向方从哲。
“陛下,此事确实属实。”方从哲站出来说道,“泉州各地方官状告袁可立的奏折中都提到过这件事,臣以为,甚为蹊跷,还请陛下派
前去调查。”
“陛下,臣以为,即使这样,也不是袁可立克扣富商粮的理由,臣以为,应先将袁可立绳之以法。”靠,火刚平息下去,周顺昌就又把火点起来了。这家伙,到底有多么恨袁可立呀,这么急着把袁可立整下来呀。
“陛下。臣以为不妥。”韩爌站出来说道,“袁大为
公正严明,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
。再说,他已经为我大明受过一次委屈,我们岂能还因为这么荒唐的理由让袁大
再受委屈呢?老臣认为,我们应该相信袁大
。”
“陛下,韩大所说不妥。律法,是所有
的律法,我们岂能因为袁可立曾被误解过就让他逃脱法律的制裁?”
靠,又争论上了。还有完没完。我从龙椅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
站起来:“好了。不要在争吵了。法律是公正的。任何也不能罔置国家法律。袁可立犯没犯错,你们说了不算。没有证据的争论是毫无意义的争论。朕决定,派出钦差,彻查此事。”
“陛下,臣愿往。”我的话还没说完,朱童蒙就站了出来,自动请缨。怎么回事?这朱童蒙到底是哪拨的?我看似不经意的瞄了方从哲一眼。方从哲微微摇。不会吧,中间派?不过说真的,朱童蒙前往我还是比较放心的。既然主动请缨,
给他也无不可,只是,可怜魏忠贤了。没立寸功,还得在基层混一段时间。
“陛下,我认为朱大不适合做钦差。”李应升也出列,反驳道,“朱大
明显对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