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隋朝生产化肥(1/2)
为帮隋朝筹措军费。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庄凡可谓是使出浑身解数,翻阅了无数史料,才给出一个“发放战争债券”的法子。
这种方法,前提是隋朝的军队能打胜仗,能收复失地,能占领异族原土地。
幸运的是。
上次庄凡给了杨广一个“国家栋梁”的名单,杨广回去后,也一一照做了。
册封了名不见经传的秦叔宝,尉迟敬德,徐茂公等。
有了这批猛将,军师,隋朝军队想不赢都难。
当然,在古代隋唐时期,还有许多出色的将领,比如李家的李世民。
关于李世民的问题,庄凡没有明说,只是让他防备李家的壮大,静观其变。
隋朝一旦大局稳定,四境安慰,只要杨广不死,李家想反也反不了。
到时候,才可以使用李世民的才能。
接下来,庄凡着重开始说一些民生的事。
提升农业生产,也是杨广的迫切任务,百姓们有饭吃了,才不会造反。
为了提升粮食生产,庄凡给了杨广几个点子。
一个是水车灌溉,他将事先准备好的水车设计图给杨广,吩咐他回去后,立刻命令最好的工匠开始打造。
打造水车很简单,灌溉的原理更简单,杨广激动不已收下了设计图纸。
“想让粮食增产,其实最好的法子就是化肥。”庄凡将三袋化肥抗了出来,最近他在庄园里培育一些植物,刚好买了一些复合化肥。
“化肥?它比农家肥更好?”杨广问道。
“这是自然,植物每段时间的生长,需要的元素各不相同,这些特殊制作的化肥,可以满足植物在不同阶段生长的需要,使用化肥的水稻等植物,亩产应该可以增加四成。”庄凡的话,直接让杨广倒吸冷气,感到难以置信。
“以隋朝的生产力,应该可以生产出复合化肥吧。”
庄凡继续道,“三袋化肥作为样品,你将生产配料的图纸一并带回去。”
“先生,这化合肥果真比农家肥效果后,增加亩产?”萧皇后问道。
杨广看着手里的纸张,一雾水,哪里看得懂上边的一个个公式?
对于这点,庄凡也觉得疼,可没办法,这次杨广只带了一个萧皇后,没有带任何一个大臣,如果带一个工部官员就好了,或者制造局的官员也行。
事到如今,也只能赶鸭子上架了。
杨广毕竟是皇帝,博学多才,按理说学一学现代的化学知识,或许,可能,大概不会太难吧?
庄凡所给的制造复合肥料的各种流程方法,其实极为简单,只要上过初中的,都能看懂。
比如制作氢氧化钾。
原料:木灰、生石灰
简易生产工艺流程就是:
与苛化法制氢氧化钠相似,只是第一步先制取木灰浸出
,即以k2co3为主要成分的溶
,如果浸出
有带颜色杂质,可考虑用木炭、骨炭等进行吸附脱色,然后和生产氢氧化钠一样进行苛化:
k2co3 + ca(oh)2 = 2koh + caco3↓
其余工艺与naoh基本相同。
比如硝酸钾。
原料:硝土(猪圈、厕所等富含含氮有机物之地的陈土)、木灰。
简易生产工艺流程:
硝土中含有硝酸盐,来源是土壤中尿素等含氮有机物水解成氨之后,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生成硝酸,然后与土壤中的矿物质结合生成的硝酸盐,含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钙等,也含有氯化钠等杂质。
将硝土与木灰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水浸,即发生下列反应:
ca(no3)2 + k2co3 = 2kno3 + caco3↓
除硝酸钾和硝酸钠之外,其余硝酸盐都转化成为不溶碳酸盐和硝酸钾。
将浸出过滤,大火加热蒸浓,高温下,硝酸钾和硝酸钠溶解度很大,但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几乎没有增加,相对硝酸钾和硝酸钠溶解度最低,因此氯化钠最先结晶析出,这样氯化钠杂质就被除去,趁热过滤除去氯化钠结晶,冷却溶
,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降低下降最快,因此硝酸钾首先析出。
硝酸钠、残余氯化钠等杂质析出较少,于是得到了含有少量杂质的硝酸钾,即土硝或者火硝。
这一步如果纯度不足,可以重结晶提纯。
民间制火药所需的硝酸钾就是这样生产的,此方法一直用到tg根据地,产量可以以斤计,大量生产时也可以按千斤甚至吨计。
随后庄凡又详细介绍了制作氢氧化钠,土法制钠,铝的钠还原法冶炼等等材料,公式,流程,同时结合了隋朝的生产水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