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一切只为吃(1/2)
何雨柱买完了手表,看天还不晚,就跑了趟小黄庄。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果然,赵大哥已经磨完了第三遍麦子,把两次的面掺到了一起,大约也有两百斤的样子。
何雨柱把面装进布袋,麦子麸皮装进麻袋,然后绑在了自行车上。付给了赵大哥说好的报酬,何雨柱才骑上车,一路猛蹬回了四合院儿。
到家的时间并不晚,大家也刚下班回来没多久。由于何雨水住校的缘故,平时吃饭只有老太太和他两个。
而老太太又吃不了太硬的东西,所以晚饭一般都有粥或者汤。今天晚上何雨柱还有事做,而且新面也刚刚到手,所以做了最简单的汤面。
两个在老太太家吃完饭后,何雨柱就回了自己的屋子。关上房门,进
了空间。
他今天的任务,就是把空间里那二分五土地上,种的那点花生都刨出来,并把果实都摘下来。
了这些天的活儿,何雨柱不仅没觉得烦,还觉得挺好的。他是个厨师,平常也不怎么运动。
在空间里这块不大的地里活,活动活动手脚出出汗,权当体育运动了。既能自己种下东西有收成,又能锻炼身体,一举两得的事儿,不是挺好吗?
从晚上七点到了晚上十点多,才把花生都刨出来。把果实都摘到了一个麻袋里面,何雨柱准备明天早上上班之前,把花生晾晒到团结湖的小库房院子里去。
等过一阵子花生晾的差不多,就可以拿到榨油坊,让他们帮忙榨油了。
北京的榨油坊其实挺多的,现代社会能听到的那些胡同名字就可以反映出来。所以榨油要比磨面简单的多,至少不用跑那么远。
把花生秧子一部分扔进了圈,一部分扔进了猪圈。
现在下蛋的母有一百三十多只,还没下蛋的有三十多只。而公
只剩下五十多只了。
大猪圈外面的那圈栅栏,已经围好了,比原来养的那个圈还大一点点。现在那些下蛋的母
都在新围的圈里。原来那个圈里面装的是五十多只公
和三十多只没下蛋的母
。
新猪圈何雨柱还没来得及建起来。毕竟只有他一个,而且他也不怎么会搞这些建筑,只能是摸着葫芦画瓢了。
不过他也要尽快的把新猪圈建起来了。再过一个多月,这几猪就可以进行繁殖了。现在何雨柱已经把这四
猪,分在了两个圈里,公母分开饲养。
转过天来,何雨柱早上把花生都晒到了仓库院子里。上了一天班,晚上刚吃完饭。何雨柱又钻进了空间。
今天何雨柱想把猪圈里的猪粪都扔到田里去。他不会沤肥,只好使用最笨的办法。
把猪粪均匀的撒在田里,然后往田里灌水,用水把猪粪里的肥力均匀的施在每一寸土地上。
这样可能使猪粪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但聊胜于无不是吗?
想到就做,今天他进空间比较早。六点多就进来了,费力的了四个多小时,当终于做完的时候,已经十点多了。
本来何雨柱准备洗漱一番就睡觉的,但是跟猪粪打了好几个小时的道。身上那味儿啊!真是谁闻谁知道。
没办法何雨柱只能又烧了水,把全身上下好好的洗了两遍,这才感觉身上没有味儿了。
活穿的衣服他都没敢放在屋里,扔进一个盆子里,用洗衣
泡上,放在了屋门
儿,这才进屋睡觉。
接下来几天,何雨柱都在想方设法的垒他那个猪圈。终于,一个比原来那个还大一圈,七扭八歪的猪圈建好了,虽然不好看但是能养猪是没错了。
几天过去地里的水也都了,他准备把这地重新分一分。这次他准备种七分地的稻子,种五分地的花生,剩下一分地先用来给水稻育苗,等出苗了栽倒了地里面,再用这一分地来种蔬菜瓜果。
现在何雨柱家已经基本告别了粗粮,只有在厨房里还有点做做样子。
现在以面食为主,但是何雨柱比较喜欢吃米饭。偶尔何雨柱才会买一些米回来,因为有定量,所以有钱也买不到多少。
因此,何雨柱才打算在空间里种上一些水稻。而且水稻的产量要远高于小麦,所以也不用种那么多。
把地分好以后又过了两天,何雨柱又驮着他那一麻袋的花生,直奔朝阳门内的禄米仓北巷,那里就有好几家榨油坊。
何雨柱找了一家小作坊,把花生给了家,说好了过两天来取。何雨柱这袋花生,是他称好才送过来的,有一百一十斤。
家里还剩下四十来斤,都是何雨柱挑出来,准备做种子和自己吃的,个个都是颗粒饱满的大个果实。
按店家说的,花生出油大概在三成到三成半左右。所以这些花生都榨不出四十斤油。但也够何雨柱家吃几个月了。
两天过去,何雨柱又早退了一回,下午来到了榨油坊,准备把油弄回家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