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辽东计策(1/2)
他早有计划,曹与北方清扫之后便会南下,那时便是他北上的最好时机。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国风兄弟算是问对了,某这一路走来亦听到不少消息。”
“有传闻袁绍之势力在曹的强力征战之下,已是无力升天,袁谭已死,曹
平定青州。”
“袁尚与袁熙等,则奔向辽东,投靠了公孙康,曹在不久会有打下辽东的趋势。”
“那公孙康势力本就强劲,再加上袁尚等的投靠,势力则更加不可低估。若曹
真想进攻辽东,恐怕并不是轻易之举。”
“从而曹想要收囊北方之地,必定要将公孙拿下,一年半载恐难出结果!”
黛荀望着北地方向,悠悠而谈。
不说他从北方而来,又是曹的谋士,北方何况,他自然明了于心。
此时一番看似分析的话语,其中水分参杂,断然不能将真话说与陈难等。
至于辽东如何定夺,在他南下之前早就有了计策。
公孙康并不需要急切征收,曹便可大公天下“平定北方”。
然而此时的陈难,面上露出微微笑容。
“如今大势在何之手,各方势力自然心知肚明,公孙康何需攻他?”
黛荀听得陈难此言,从自行三车上跳了下来,跑至陈难面前,对陈难的兴趣又上升了几分。
“国风兄弟,何出此言?”
陈难轻抚并未生出的胡须,缓缓说道。
“今之趋势,纵使袁尚等投靠公孙康,在公孙心中自然对此众持有防备之心。”
“袁绍先前早就有吞并辽东意向,曹当下不得增兵,公孙无法判断袁尚等是否真心投靠。”
“若曹此时发兵进攻,便会打消公孙对袁尚等防备之心。反之,曹
按兵不动,便会证实公孙对袁尚一众的疑心,从而造就他们的互相搏杀。”
“以此可断出,曹定然稳坐家中,待收渔翁稳之利,曹
今谋士众多,能测出此计者大有
在。”
陈难说罢淡然一笑,胸有成竹。
荀彧骇然震惊,难以相信陈难除去身边奇物不穷之外,对计
(本章未完,请翻页)
策竟亦是了如指掌。
他双眼中满是不可思议。
自离开曹之前,进攻辽东一事众多谋士连续商议数次,才得以定夺。
互相争议多次,曹最终选择了郭嘉之计策,竟和陈难所言之策同为一计。“待得公孙与袁反目。”
他调整呼吸,认真打量眼前的少年,真是英才出少年!
对于陈难的敬佩之心,瞬间增添。
尽管如此,他还是经不住好奇问道。
“国风兄弟,是否去过北方之地?”
内心之中难免有些怀疑,自己的主公曹定下此策略,仅有身边亲近之
所知晓,莫不是陈难与曹
身边之
亦有相熟?
这般分析与郭嘉所言之计如出一辙,不得不生出军中有泄密之想法。
“未曾去过。”
陈难挑眉坦然说道。
而甄俊等亦是点
确实如此。
“国风兄弟,少年英俊,竟将天下之事看得如此明澈,某实属佩服!”
黛荀拱手行礼,不得不将心中敬佩之意表达出来。
“某还有一事,不知可否能请教国风兄弟?”随之他又说道。
“说来无妨。”陈难抬手做出请的手势。
“国风兄弟既已推测出曹孟德取下辽东之计策,你可看出曹孟德有无光复汉室的可能?”
黛荀谈以即此,表变换为慎重之色。目光则是盯着陈难,渴望陈难如何论之。
“曹光复汉室?”
陈难听到黛荀这般话语,认真思索起来。
在他以为黛荀会提出曹有无统一天下如此之类的问题,却不想,他竟然会问曹
是否能光复汉室。
如今曹势力不可质疑,必是当下最强,北方之地已是曹
囊中之物,如此趋势下去,曹
统一天下势在必得。
黛荀之所问,便能表明,其对汉室定然有着不可猜测的怀。
忠于汉室之,在此时代不可胜数,陈难对此也不奇怪。
在他心中,便出现一位忠于汉室之典型物,曹
的谋士荀彧。
最初,荀彧能够追随曹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是因为曹
初心便是为了汉室而出征,并且曹
胸怀大志,对于
才何其看重。
因此,荀彧才选择了曹。
之后,曹经过战事无数,自身变化逐渐显露,将初衷抛之脑后。
虽说曹并非有着称帝称王之心思,可为了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