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少年不识愁滋味(1/2)
秦熺完全不信李寺说的,认为他是在拖延时间。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这宋词不说要论词牌名的区别,光是这字数也比诗要多不少,就李寺这种泥腿子,即使读过几年书,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
这还不论完成的质量,只是完成那几十字就已经是阿弥陀佛了。
秦熺自认为没有这个本事,他这首临场发挥的诗,实际上早在茅山的时候,就已经打好了腹稿。
今赋诗,无非是润色了一下写了出来,算不得临场发挥。
而李寺现场作词,那就肯定是现场作的,因为李寺是生意,平时根本就不会为了附庸风雅去准备几首拿手的好词去和文
斗气。
李寺刚才明明是在拿秦熺的诗词纰漏做文章,又哪里来的时间想词?
可秦熺失算了,李寺不过在脑海中一个闪念,一首后世几十年的词便清晰的映在了李寺的眼前。
本来李寺想拿岳飞的词糊弄这帮,可是岳飞离的太近,要是拿岳飞的词装牛叉,那以后岳飞拿什么装牛叉?
况且太近的改变,可能会对之后的历史有重大的歪曲,那可不是李寺想看到的局面。
其实现在的况就已经改变了历史,秦熺的这首诗,本来是十几年后才出世的。
于是思来想去,李寺决定借一首辛弃疾的词。
辛弃疾明年才出生,到他会作词的时候离现在还有几十年,不妨事。
乐婉听得李寺说字写的不好,早就款步上前,对李寺道:“李掌柜,乐婉不才,愿为李掌柜执笔。”
“这……”李寺有些犹豫,让一个的给自己写字,好像有点吃软饭的意思。
谁知王静鸥已经抓起了笔,把乐婉推开一边,对李寺说:“你念,我写。”
秦熺心里那个气啊,老子写诗的时候,你磨墨都不肯,现在这个李寺说不会写字,你倒是亲自帮忙执笔了。
李寺尴尬的一笑,对王静鸥说:“那就有劳小静了。”
要不是自己的字实在是拿不出手,怕辱没的辛弃疾的大作,李寺绝不会让给自己代笔。
“李掌柜,你就不要故弄玄虚了,现在也有给你执笔,我们都在等着你的好词呢。”
秦熺阳怪气的催促李寺,想看看李寺怎么收场。
反正他是坚决不信李寺能做出词来,即便是柳三变在世,也不可能这么快憋出一首词,何况李寺一直没有时间思考。
就算李寺真的作出了一首词,那肯定也是惨不忍睹。
“等着出丑吧,哼!”秦熺的眼角有笑意,心想你李寺前期铺垫的越好,你后期出的丑就越大。
还让王静鸥替你执笔,我呸!你也配!
李寺不慌不忙的张开了,可是半天也没发出声音来,王静鸥的笔也停在半空,墨汁都滴下去打湿了宣纸。
“你倒是念啊!”秦熺一伙当即有
开
催促。
“丑儿,登丰楼作词!”李寺大声的年出了词的题目。
实际上他要写的词,是辛弃疾的丑儿 书博山道中壁。
不过这首词还没出世,他就用了辛弃疾的词牌名,自己拟了个题目。
“少年不识愁滋味,上层楼。”李寺指着秦熺道。
“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李寺一气把这首千古传唱的词念了出来,王静鸥的毛笔也如游龙戏凤般一气呵成。
念完这首词,李寺眉毛一扬,得意的看着秦熺道:“秦公子,你觉得我这首词写的如何,是不是有些太过直白了呢?”
“是!是真的直白,你这也叫词?”顺着李寺的话,秦熺那边当即有随声附和。
但是秦熺随手就是一扇子敲在了他的上。
“不懂不要说!”
这首词,表面上就是一个白描的场面,说的是年轻的时候为了标新立异,强行诉说自己有多么的哀愁,表达那种忧思的
绪。
但是到年纪大了,经历过什么叫忧愁,却不再轻易的说自己多么多么哀愁。
看起来没有什么意境,只是诉说们心境的变化。
但是真正读过几年书的,都知道这种白描的手法,却能表现出
远的意境,是多么高级的才能。
“好,好词啊……”首先肯定李寺的,是王静鸥。
为李寺代笔,更能体会到字里行间所流淌的那般无奈之。
王静鸥自幼就学习经商,十几岁就在尔虞我诈的商场上历练,什么冷暖没有见过,辛弃疾的这种无奈,她感同身受。
“李寺,没想到你还有如此文采。”王静鸥美目流转,满是慕之
。
在宋朝,能够博得子欢心的,除了潘驴邓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