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不听话就要挨打(2/3)
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为到处都是敌,到处都在战斗!
尽管已经绝望,但塔希恩仍没有彻底放弃的打算,依然在顽强的指挥自己手仅剩的机动兵力,拼命填补被风
师撕开的兵线,做最后的垂死挣扎。
并非是因为在舰队投降后,塔希恩还觉得自己能翻盘;他在赌,或者说不得不赌对面是仓促开战的,并没有构筑起完整的包围网。
只要能击退风师的正面进攻争取到片刻喘息,就还有突围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军队是一种靠“士气”维持的组织,眼下大多数士兵已经杀红了眼,并没有注意到舰队已经停止抵抗,向克洛维投降了;一旦自己让他们冷静下来,发现
况其实糟糕到了极点……
至于向哪里突围,突围后又该去哪儿…那是活下来之后才该考虑的问题!
靠着手还算充裕的兵力,狭窄的战场以及优秀的骑士军官团,塔希恩很快就重新拉起兵线,甚至一度击溃了风
师的进攻,夺回了被攻占的堑壕——虽然那烂泥坑似的阵地夺回来了也没多大意义,但至少略微提振了士气。
就在这时,远处的地平线上响起了急促而嘹亮的军号声。
总攻开始了。
数以千计的图恩和艾登士兵刚刚急行军赶到战场,连休整都没来得及休整,就马不停蹄的被卡尔和法比安赶出了营地和堑壕,卸下行囊,抄起步枪朝糟糟的战场扑去。
“神佑瀚土——!!!!”
“杀光帝国狗——!!!!”
“弗朗索瓦万岁——!!!!”
糟糟的喊杀声,随联军士兵们冲锋的步伐响彻夜空。
尽管联军士兵普遍装备简陋——当然是和帝国还有克洛维正规军相比——除了没几发子弹的步枪和折断了就没有备用的刺刀,再也没有多余的装备,单兵素质哪怕和“不重视步兵”的帝国相比,也是远远不如。
但在这种混不堪的战场上,数量也是一种优势;哪怕他们战斗素养再差,用来填战线和吸引火力,在风
师集中兵力穿
时跟在后面扩大突
,还是很合格的。
面对联军士兵疯狗式的进攻,原本以为对面只有克洛维
的守军一时间猝不及防,防线接连被打出好几个缺
,不得不节节后退。
帝国线列兵们目瞪呆的看着对面顶着排枪齐
,踩着袍泽尸体也要扑上来的敌
,内心浮现出巨大的困惑——这帮克洛维
,怎么突然就不怕死了?
死咬牙关的塔希恩一边重整防线,一边不断试图组织反冲锋;战局越是不易,他反而越是不敢轻易放弃,缩死守。
克洛维的炮台就在礁石镇战场的左右两翼,如果他们真的放弃进攻…这么狭窄的战场,以对方的火力,真的能把自己和区区几千名士兵统统送上天!
他并不知道就算安森想这么,联军也没有足够的炮弹让他挥霍了。
仗着绝对的兵力优势,配合风师纵队穿
进攻的联军士兵们一度,碾压式的控制了整个外围防线,将几千
的帝国守军统统压制在小小的礁石镇内。
但随着帝国士兵们逐渐从猝不及防中站稳脚,溃败和建制被打散的连队被重新集结;尽管仍然在节节后退,但防线却越来越难以被攻。
再加上遍地弹坑的“泥潭式堑壕”极大的拖延了后续增援部队的推进速度,令援军原本气势汹汹的进攻开始变得乏力——“怕死”的风师士兵们不敢顶着排枪冲锋,“耿直”的联军士兵找不到能打
的缺
,冲上去也只能用自己的尸体给帝国守军填战壕。
仗打到这种地步,帝国线列兵们无需骑士军官奋不顾身,也能坚定不移的执行命令,迎着震天的喊杀声开枪还击,用同样的悍不畏死回应联军的刺刀冲锋。
即便杀红了眼的联军士兵用袍泽的尸体铺路,依然无法打开有效的突,同时还被帝国一
的反冲锋死死缠住,既无法向前推进,也不能轻易后退。
但这并不是真的因为他们一个个对帝国和塔希恩赤胆忠心,或者被鼓舞的士气棚;恰恰相反,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回光返照。
因为但凡不是个傻子,只要稍微回,看一眼身后那亮得刺眼的海面,就会明白现在究竟是个什么
况!
不过既然是回光返照,那也就意味着绝对坚持不了多久…连舰队都投降了,这帮无处可逃的帝国士兵还能自己游回去?这是战争又不是复仇,再说了把一帮负隅顽抗的敌赶尽杀绝,要付出多少代价?
于是在佯攻数次无果后,下定决心的卡尔·贝恩向前线下达了停止进攻的命令,从进攻转包围,打算等对方主动投降。
按照参谋长的想法,只要等围困到白天,这帮帝国渣滓差不多就该清醒过来,知道自己该什么,不该
什么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都这么想;他们觉得应该更主动一点儿,用更直接的方式“帮助”帝国守军恢复清醒。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