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围攻铁钟堡(1/3)
尽管法比安仍竭力反对,或者说代表风师绝大多数军官的态度向副司令表达不满,并且不停地暗示所谓的“维瑟尼亚祖坟”八成只是个子虚乌有,被鲁科·维瑟尼亚拿来忽悠
的诱饵。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但这次安森却一反常态,完全不理会部下的意见和想法,近乎一意孤行的要求向铁钟堡发起进攻——而且不是试探,不是逐步蚕食,上来就是全线总攻。
一天之内,攻克铁钟堡!
在这一充满血腥味道的号下,整个风
师外加艾登和图恩的仆从军也开始被动员起来,准备第二天的战斗。
于是圣徒历一百年七月十一凌晨六点整,风
师炮兵阵地上准时响起了惊雷般的轰鸣。
伴随着撕裂空气的尖啸,被炮焰灼烧的实心弹重重砸在了铁钟堡城墙和塔楼上,迸裂的烟尘瞬间笼罩了整个墙体,数不清的瓦砾夹杂着士兵们的惨叫声大片大片的坍塌。
待到烟尘稍稍消散,坚不可摧的城墙上已经露出明显的裂痕和损,最正面的四座塔楼犹如风中残烛,摇摇欲坠。
作为旧式城堡的代表,铁钟堡的脆弱在新式火炮面前露无遗——直上直下的设计,简单的砖石结构,为了增加城堡内使用面积而削弱的夯土厚度,都令城墙根本无法抗住直
轰击。
小径的野战炮或许还能勉强一战,但换成十二磅加农炮或者专门为攻城而准备的大
径臼炮…在不间断的反复轰击下,就会以
眼可见的速度坍塌。
伴随着呛的硝烟和迸裂的随时,城墙上的密斯特守军再次展现了他们的果断作风;全线撤出城墙,任由风
师的炮兵阵地狂轰滥炸,根本不组织任何反击。
这实际上也是无奈之举——铁钟堡守军并没有多少火炮,极有限的几门不是磅数太小毫无意义,就是太沉重后坐力太猛,根本无法放在城墙上。
至于出城反击?一天前的战斗已经用血淋淋的事实证明了,在已经构筑完整的围攻阵地和绝对兵力劣势面前,主动进攻形同找死。
因此最好的方法,似乎只有寄希望于克洛维像之前一样只是威慑,仍然无意对铁钟堡发起总攻。
但这次他们猜错了。
随着一连串震耳欲聋的音,数座摇摇欲坠的塔楼在围攻阵地内的欢呼声中轰然倒塌,连带着将已经满是弹痕的城墙砸出数个缺
。
凄厉的军号声同时在郊外上空响起,数以千计的联军士兵迅速在前沿阵地完成集结,组成密集的进攻纵队,依次缓缓向城墙推进。
在某位副司令和参谋长“别有用心”的安排下,装备最简陋,纪律也最差的鲁科·维瑟尼亚的支持者们,被安排在了进攻序列的第一排;而士气最高,数量最多也最容易失控的艾登军团紧随其后。
目的很单纯也很险恶,就是让这些密斯特当吸引火力的
盾,掩护联军士兵进攻。
哪怕他们士气崩溃或者反水了也没关系,极其擅长疯狗式刺刀冲锋的艾登将教会他们,死在敌
手里,也比被一群嗷嗷叫的友军“战争践踏”强一万倍。
风师与图恩混编的线列则被放在了第三排,作为压阵主力;接受过相同军事
练的图恩
能更好的适应克洛维式的战术;虽然绿茵谷之战证明了克洛维线列在巷战中优势大减,尤其不适应突袭战和遭遇战,但在快速控制阵地和火力压制上还是可以的。
当然,安森也不会特地告诉图恩和莱昂·弗朗索瓦,他们之所以不擅长是因为“
锐的风
师”同样是杂牌部队;僵化死板的战术
典还能打的有模有样,一到复杂多变需要灵活应对的战斗,和真正的常备军差距就很明显了。
而最锐的掷弹兵团,散兵以及联军骑兵,则作为预备队位居第三梯队,方被敌军突袭,以及肩负最后的总攻任务。
最锐的部队负责最简单的战斗,拿最大的战功,这种“潜规则”也算是这个时代各国军队中为数不多的“共同点”了——即便是曾对此
恶痛绝的卡尔·贝恩,在作战安排上也无法免俗。
随着一门门火炮因为炮膛过热开始停止击,被安排在最前排当炮灰的密斯特士兵们就不待
炸的烟雾和火光散去,急不可耐的发起了进攻。
没有号,没有对
,千余名密斯特
在迫近城墙三百米位置的瞬间,仿佛集体触电般,从喉咙里发出声嘶力竭的咆哮,上来就是全线推进的刺刀冲锋!
挺着刺刀的密斯特士兵们,顶着守军排枪的一齐
,在付出了几百具尸体的代价后,踩着炮弹砸出来的缺
直接冲过了城墙,和守军贴身
搏。
虽然城内守军已经完全沦落到被动防守的状态,但为了应对联军随时有可能发起的总攻,他们还是做了很多布置的;不仅在城墙后建造了街垒和各种防御工事,甚至还在直通内堡的道路中央布置了火炮,做了充分的巷战准备。
但现在这些布置至少一半以上都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