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悬切(2/3)

皇帝以农庄法给收走了,他们自然是不乐意。

受了委屈,自然要找家长,那孙太后现在就是家长。

稳住了孙太后,勋戚们无法形成合力,才可以顺利的在京畿推行农庄法。

孙太后虽然出身布衣,但是也做了这么些年皇后、太后了,自然能看出来这物是真的,只有字是新的,所以才会说,德比颛顼,却也是刻的极为周正。则

也算是当着群臣们,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当朝大学士们,谁不知道宋神宗叫什么呢?

古砚新字,太后也认了,毕竟礼孙太后收了。

陛下是锐意进取的,这是毫无疑问的。

陛下并不是拿不起刀,只不过是眼下北伐才是大明的主要矛盾,党争一起,大明北伐之事,又何从谈起呢?

于谦连连感慨的说道:“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夫乐杀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陛下圣明。”

于谦这段话的意思是,兵器,是主杀伐的不祥之器,万不得已才使用它,胜利了不自鸣得意,如果杀了,还自以为了不起,那就是喜欢杀

凡是主杀伐,而对杀伐乐此不疲,就不可能得志于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则寡助,则失天下。

这段话,也非儒家经典,乃是出自老子的《道德经》。

于谦讲的道理和陈循讲的道理,向来不太相同,大家都讲仁恕之道。

陈循则老是说什么敬天民、钦天命、法祖宗、正伦理、笃恩义、戒逸乐,这类修身之事,一套一套的念经,念得朱祁钰皮发麻。

劝仁恕,却始终局限于念经的范围,念来念去,连陈循自己都懒得信了。

于谦跟随着陛下又说起了另外一事,俯首说道:“陛下,臣等窃闻,古者天子一后三夫九嫔,所以广储嗣也。”

“今陛下仰承宗庙社稷之重,远为万世长久之图,而内职未备,储嗣未蕃,亦臣等夜悬切者。”

于谦问的是选秀的事儿,这件事朱祁钰喊停了。

这礼部衙门有司,都是一脸懵,前线打仗和皇帝纳妃,又有什么关系呢?但是这种事,陛下说什么自然是什么。

眼下仗打完了,这选秀之事,是不是可以继续推进了呢?

广储嗣,皇帝多生孩子,那是皇帝的义务!

皇帝储嗣就一个,那朝臣自然是夜悬切!

这皇帝就一个朱见济子嗣,太少了,朝臣们夜悬切,密切关注陛下选秀之动向。

盯着陛下,不要逃避生娃的责任!

作为皇帝是不可能有错的,但是没有孩子,那就是天大的错。

“太祖高皇帝曾谕礼部慎选九嫔事例,一后三夫九嫔,而罢九嫔,朕自然不忘皇明祖训。”朱祁钰首先强调了下。

选妃子可以,选九嫔、选宫不行。

朱棣都不敢违背祖制,只好天天去朝鲜折腾美宫。

这件事,最先坏祖制的,自然是大明战神朱祁镇了。

他搞过大选秀之事,结果搞出了大子。

正统七年,朱祁镇亲政了,立刻就有了传闻,皇帝要选秀了!

民间相传,谓朝廷欲选用子。

凡有之家,没有许配的,不选择婿就为婚配,及笄者,不备六礼就赶紧成婚。

甚至还有把儿们,藏在亲戚的家里。

京师如此,传之天下,惊疑益甚,朝臣鼓噪,上亏圣化,下败彝伦。

闹到什么地步?

子七八岁到二十岁,没有不婚嫁的,没有不择婿的!街上结婚的,摩肩接踵,跟抢劫一样!

甚至害怕官府禁婚,趁夜举办,把生米煮成熟饭,先把事办了再说。

大明上下,无问大小、长幼、美恶、贫富,都以结了婚为幸事,远到山野乡村,近士夫诗礼之家,都不能幸免,糟糟的如同兵祸。

这事闹得多大?

是谓千里鼎沸,男失配,长幼良贱,不以其偶,官府不能禁,礼乐崩坏江西、闽广,极海而止。

为何如此?坊间谣传,皇帝要选三千宫

最后,朱祁镇的是选了三百宫宫。

百姓这么大的反应,是有道理,因为并非选一后三夫九嫔,而是宫做宫,这做宫,只有部分户,免除部分的徭役。

等同于强抢民

朱元璋皇明祖训里规定了此时,一后三妃,连九嫔都不让设。

朱祁钰想到了自己的泰安宫,所有全都用上,也住不了三百宫啊……

朱祁钰的意思很明确,可以选,但只能选一点点,

可以选,但是不能闹出子来。

“陛下,原来是顾虑这个。”于谦这才知道,陛下是担忧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