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军工厂(2/2)

“不错,不错。”朱由校看了之后极为满意,对杨迁善说道:“尽快把分工并行的生产方法普及开来。另外还要把量尺标准化,别造得长短规格不一。”

“是,皇上。”杨迁善看到皇帝露出满意的神色,心里顿时也激动起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来,这下可算是露脸了。

朱由校又视察了一番军工厂的管理,结果让他十分满意,他制定出的管理制度,杨迁善基本上都执行了下去。

军工厂改变了过去官方作坊,由工匠接官方订单的粗糙管理方式,变成了由官方供应原材料,同时官方制定生产计划,工匠只负责制造的模式。工匠待遇则是每月1两白银,外加一石粮食。

明代一石粮食是92~94公斤左右,基本上足够工匠养家糊,如果是六之家,一石粮食基本上也够吃,毕竟粮食消耗大的主要是青壮劳动力,活的时候军工厂是提供伙食的。外加1两白银,购买生活用品也足够了。

军工厂以后还会给工匠们安排住房什么的,进了军工厂用心活,就可以吃穿不愁。这年代普通老百姓,最希望的就是获得一份这样稳定的工作。

工匠们如果偷懒,则会被扣工钱。如果出现工伤,皇家会对其负责。生病也可以请假,医药费皇家也一律出了。

为了防止管理员压榨工匠,过分的克扣工钱。朱由校在制定管理制度的时候,还设立了一个投诉箱。

工匠们如果对管理不服,或者发现管理层贪污,影响到他们制造军事装备,都可以写投诉信,这些投诉信朱由校会定期查看。

如此形成工匠与管理层互相监督的制度。

一群大臣看了一圈下来,这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兵工厂,周嘉谟对朱由校问道:“皇上,宫中既然已有兵仗局,何须继续在城外再成立这个军工厂?”

“兵仗局所造军器不合格,而且放在皇城里太吵了,不如移出城外。”朱由校随说道,他自然不会告诉这些东林党,是因为皇城里的地皮不够用。

朱由校想要训练军队,而且不仅仅是腾骧四卫,京营还有三十万大军要整顿,未来必然需要一个庞大的军工厂才能满足。

城内的地皮全都不够大,所以才在城外圈地。

“这等琐事,由内臣去办就行了,何须皇上亲自巡视,皇上还是将力用在政务上为好。”杨涟这时候劝谏道。

“哈哈!政务方面由众卿处理就行了,我相信以众卿的正直,定然能够把政务处理得很好的。朕闲着也是闲着,可以多出来走走。”朱由校哈哈笑道,看起来十分高兴的样子。

“皇上所言正是,如今朝中邪避退,此为天下大兴之象。臣等必将鞠躬尽瘁,报效朝廷。”杨涟等顿时开始自吹自擂,一副我是忠臣的模样。

“好,好,那就辛苦众卿了。”朱由校笑呵呵的说道,这场面堪称君臣和谐典范,看不出半点间隙。

(本章完)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