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还未佩剑,出门已是江湖(1/2)
汶城位于辽东郡的最北面,无论从面积还是仅仅数万的常住来看,只能算是一个小城,说是小城也不过是一个大点的镇子。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只有方圆数百里内,没什么见识的佃户、猎户们才会一一个汶城叫着。
汶城虽然在少数有见识的眼中不算是城,但它有自己的引以为傲的标志。
它有自己的城墙,虽然不太高,也很薄。
年久失修下,从远处看起来更像是一段段高低不平的土包。
汶城不太大,主街道只有两条,一条从东到西,一条从南到北,呈十字叉。
街道两旁的店铺到是很多,不光提供着百姓的常用品,细数起来也有着十数家青楼酒肆。
可就是这样的汶城,却在辽东郡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上至高句丽、鲜卑等国的客商,下至各州各郡的贩旅,都会将大宗的货品,不辞辛苦地运到此处,然后在批量地分往各地。
所以每年前来的商和脚夫们,数量远远超过了当地户。
他们不旦给汶城带来了气,也带来了大量的财富,让此地变得异常繁华起来。
每到夜晚时,总会有大量打扮花枝招展的子出现在青楼前。
她们招呼客的绵柔细语和街贩四处的叫卖声,又会将汶城的另一种繁荣推波助澜到极致。
店铺的后身则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民宅。
有青砖绿瓦的大户家,拥有着几重几进的院落。
但是数量更多的是那些贫民才会居住的败不堪、低矮的
屋。
汶城内居住的少部分都是些有身份的,上有没落的士族举家从京城迁移而来。
下有身家数千亩甚至万亩的土财主,更有从它州和塞外而来的常住客商。
只有那些众多穷苦的佃户们,劳作一年后有了点闲钱,为了扯两尺花布做件衣裳或买些必要年货时,才能够进城见识一下此处的繁华。
有的地方就会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会有纷争。
往往纷争中处于最核心的就是利益。
更何况汶城每年给幽州创造着巨额的财富,所以就有无数双眼睛盯在了此地。
城内存在四不可忽视的势力。
第一便是朝廷中位高权重的大臣们。
他们在各州都有着捞钱的买卖,虽然幽州整体贫瘠异常,但只要有赚钱的地方,谁都会悄然上一脚。
第二势力就是汶城的官府,虽然县令不过七品的芝麻官,但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谁来了都得先拜一下这个父母官或打声招呼。
第三力量就是距汶城百里外的白袍会。
可是说起白袍会,整个辽东郡无不谈其变色。
此会突然冒出才不过数年,聚众千余,马帮出身的他们,训练有素,却很是喜好白色的装束。
每每出行抢夺村镇之时,必然一身白马白袍的装扮,才有了白袍会的称谓。
白袍会行事心狠手辣,嗜血异常,屠城灭村,掠夺财货从不留活。
汶城就在白袍会的眼皮子底下,按理说应该是其经常光顾的对象。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可是土匪有了文化才可怕。
白袍会大当家金煞自从学会了养“鱼”,不知道用了何种手段,跟汶城的官府暗地里达成了某种协议。
所有往来的商和当地的商户,乃至贫民百姓都要按时
纳保护费,谁少
一个铜子都会
落地。
相当于汶城近一半的收落到白袍会的手中。
官府不光对此事不闻不问,还积极配合着,毕竟只要子太平下来,每年的税收就是一大笔油水。
官兵们不用上阵拼杀,还有钱可赚,自然是乐得其成,繁杂的汶城就这样变得其乐融融。
最后一黑帮势力是最弱的,也是最让
看不起的。
当然鄙视他们的是其它三势力。
因为任何一马谁都可以随意地驱使他们。
他们心里清楚,对方只要轻意地挥挥手,就会烟消云散掉。
但是黑帮的存在却又是必须的,他们就像依附在臭上的苍蝇。
没有这些苍蝇谁来替他们收钱和背黑锅,又有谁来顶着百姓们无数的骂名。
他们惹不起其它三势力,却能欺压得起汶城贫苦的百姓。
毕竟在眼中对方只是砧板上的,可以任取任夺。
可以任意的揉圆捏扁,将从其它处得来的委屈发泄给他们。
所以在普通百姓们的眼中,他们比土匪更加的可恶。
黑帮中的老大有两,分管着汶城仅有的两条大街,他们相互平衡下,也相互制约着。
管理东西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