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内外服制(1/2)
“哦?”
听到这话,老巫师眉一挑,而后对着商离问道:
“不知王上准备让老夫去什么?”
“很简单,教书。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商离笑着说道。
甲骨文中是有“书”这个字的,其形象是一个抓着刀在器物上刻字,因此教书其实也可以理解成教
写字。
“教书么?”
老巫师低声呢喃了一句,而后抬对着商离说道:
“王上的意思是,将所有贵族子弟皆召集起来,而后由老夫一并教导?”
“不,不是贵族子弟,而是全国的孩子。”
商离摇了摇道:
“如今我宜国新生,各个地方都需要用。底层的劳力可以靠抓
隶来弥补,然而上层的管理
员却不能依靠外
。因为予一
决定,在国中建立‘官学’,以此来教导全国的孩子认字。等将来我宜国收复中原之后,也好依靠这些孩子管理各个地方。”
上古之时学在官府,一般的平民是没有资格认字的,因此一开始的时候老巫师压根就没往教导全国孩子这方面去想。
如今听到商离这么说,老巫师心中难免震惊,并且一脸难以置信地对着商离问道:
“王上此意……是否已经告知宗伯等?”
宗伯就是子更,由于他是商离的二叔,现在已经被贵族们推举为老贵族的代表了。
“还没。”
商离先是摇了摇,而后脸色坚定地说道:
“然而不论他们同意与否,此事予一都是要推行下去的。”
普及全民教育有两个好处,其一是可以为商离提供源源不断的才,为他将来统治天下提供
力基础。二来则是可以打断老贵族们的阶级垄断,实现阶级流通。
有可能会问了,你商离不是打断实行军功授爵制,并且还继续推广分封制吗?现在怎么又打算搞起科举制来了?这几种制度难道就不会冲突?
商离的回答是,不冲突。
很多以为一个国家,一个朝代就只能实行一种制度,其实不然。事实上在绝大多数的时间中,中国都是实行内外服制度的。
所谓的内外服制度,简单说就是将首都附近的地划为“王畿”,而将王畿之外的土地划为“外服”,然后在王畿和外服实行两套不同的制度。
通常来说,王畿内一般采用中央集权制,官员由天子任免。而外服则是采用分封制,诸侯父死子继。
这种制度最早起源于商朝,而后在周朝的时候发扬光大,最终演变成了明清时期的封贡体系。在封贡体系下,中原地区就是所谓的“王畿”,而周围的那些藩属国就是“外服”。
后世网上很多喜欢拿所谓的“实控领土”来形容一个朝代的领土大小,殊不知这其实是拿西方的体系来套中国。按照中国的“内外服”制,不管是外服还是王畿,都是这个朝代的领土。否则西周的王畿只有关中到洛阳一线,难道你能说洛阳以东的鲁国齐国不是西周领土?
内外服制度最厉害的地方其实是对领土法统的解释。按照内外服制度的说法,全世界所有的土地都是上天的,而天子又是上天的最宠的儿子,因此上天将全天下的土地都赐给了天子。
但是天子毕竟力有限,管不了这么多的地方,因此便将这些土地分封给了各路诸侯,由他们来帮自己治理那片土地。
这,就是所谓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在这个体系下,诸侯其实就是“承租”,而天子就是“出租
”。诸侯租了天子的地,所以要给天子缴纳租金,也就是朝贡。
发现了吗?只要你承认了内外服制度,并且接受中央王朝的册封,同时还向中央王朝纳贡,那么从法理上来讲,你就是中央王朝的一部分,因为这意味着你承认了自己的土地是天子租给你的,而不是你自己的。
有可能会说了,这有啥用啊?不就是个虚名吗?谁会真信这个啊?岂不闻“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耳”?
没错,在中央王朝衰败的时候,这套制度确实没啥用。但是一旦中央王朝处于鼎盛状态,那么这套制度就会成为同化周围藩属国的最佳利器!
后世中国那么大的土地,相当大一部分都是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不然你以为那些车马难行的地方都是靠军队打下来的?别闹了。
言归正传,在商离的设想中,分封制只会存在于外服,而长江以南,钱塘江以北的这片太湖流域,则将会是他的王畿。与外服不同,王畿内不会存在诸侯,而是实行郡县制。
说白了,商离制定的这套模式其实就是汉初模式的翻版,中央治下采用郡县制,但是同时允许诸侯国的存在。唯一不同的是由于生产力和的差距,商离的王畿只能限制于太湖流域这一片,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