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备备,你把握不住,我能!(2/3)

若是这话是出自别,荀彧直接就要摇了,偏偏,以往的种种事例告诉他,隐麟之言必有缘由。

“陆功曹就别卖关子了。”荀彧主动帮陆羽斟满了茶水。“陆功曹不妨讲讲,这徐州的水有多?他刘备如何把握不住的吧?”

“这个嘛…就说来话长了。”陆羽再度提起茶盏,似乎是预料到,要解释这个需要费很多舌,当即,陆羽先是反问。“荀司马可知道,陶谦手下有哪几势力么?”

势力?作为一个颍川才俊,荀彧还真没特地去了解过陶谦,因为从一开始起,他就把陶谦列为中庸之主,不适合辅佐,…故而,连徐州内都有哪些官员,荀彧均不太清楚。

“陆功曹请赐教,荀某愿问其详。”

闻言,陆羽终于讲起正题来了。“别看陶谦手下的文武官员表面上和睦,可其中一共分为三势力,以陈硅、陈登父子为首的名士派;以曹豹为首的丹阳派;以糜竺、孙乾为首的庶派!”

“而陶谦那老治理徐州,让老家的丹阳派掌握兵权,同时表面上拉拢名士派,打压庶派…可暗地里做的,却是借助庶派打压名士派的勾当。”

“简单点来说,陶谦在制衡上有一手,能让他信得过的唯有老家的丹阳派,而名士派与庶派他明里暗里均被他打压与利用…这也无可厚非,只要是丹阳派掌军权,庶派身份低微,自然不可能掀起什么风!名士派与庶派对抗还来不及,理当紧抱陶谦的大腿,也不会与他作对!”

“可…若然陶谦父子落下帷幕,刘备登场,那于整个下邳城的局势,就是一番别样的光景了。”

陆羽说了一大堆话,嘴唇都了…

荀彧却是一下子豁然明了,原来如此啊…

他是个聪明,陆羽讲述徐州三势力之际,他就敏锐的察觉到了此间的危机。

当然,这个危机不是对曹而言,是对刘备而言的。

呼…

荀彧轻呼气,听闻陶谦如今已经病故,若然身死,刘备谋下下邳城,那首当其中,原本作为嫡系的丹阳派会心甘愿的把兵权给刘备么?

关羽、张飞能统领的了这些丹阳兵么?

除此之外,刘备若是重用庶派必定得罪名士派,重用名士派也会得罪庶派,谁不想趁着这个档去分一杯羹呢?

诚然,刘备擅俘获民心,可这官场上的博弈与俘获民心完全是两回事儿,这中间的制衡远非他能把握住的。

这么说来…陆羽的话很有道理啊。

徐州,不单单是个大粮仓,还是个大染缸,军政分离,三派系对立,纵然曹公向朝廷举荐,可他刘备这徐州牧的位置并不安稳哪。

整天面对这一大堆琐事,还有袁术的威胁,能做大、做强,能掣肘曹公才怪呢?

悟了,这一刻荀彧悟了呀,别说…陆羽的方法比起他的方法来,看似截然不同,实际上殊途同归,甚至…荀彧的方法有些急,而陆羽的方法不急不缓刚刚好。

不过…荀彧又想到了另一个难题。

徐州是个大粮仓,也是个大染缸。

诚然下邳城有名士派、庶派、丹阳派…可彭城呢?东莞城呢?琅琊郡呢?东海郡呢?这中间的派系必定也是盘根错节异常复杂…

徐州的水很,他刘备把握不住,曹公就能把握的住么?

万一已经攻陷的城池中出现反复,那…要如何是好呢?

心念于此,荀彧急忙问道:“陆功曹所言有理,可却引出了一个全新的问题,徐州的水很,曹公能把握的住嘛?”

啊…啊…

这话属实让陆羽惊了一下,差点忘了这茬了,老曹能把握住么?

当即,陆羽略微思索…

其实吧,能倒是能,就是得用点特殊的方法。

陆羽回想起历史原本轨迹下,曹取得徐州后,他是如何应对这错综复杂的徐州内部各派系之争?

如果按照历史原本的轨迹,曹在徐州大兴屠城,史书记载“犬亦尽,墟邑无复行,所过多所残!”

如果按照那时的况去想,三国第一屠刀曹在治理徐州上难度无疑比现在更大。

也的确如此,单单一个徐州,在归附曹后的三年内就发过五次以上的叛

可转机出现就出现在第三年末,也不知道是谁教了曹一招,一下子让徐州在未来的二十年再无叛

而这一招乃是…

“荀司马,我这儿有个故事,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唔…荀彧太有兴趣了,当即伸手示意。

“想不到陆公子还会讲故事,荀某很有兴趣…”

“这是发生在远古八荒时期…”陆羽直接脱。“那时候,整个大陆上有一个国度叫做‘龙国’,龙国原本很强盛,位列八荒之巅,万邦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