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东突厥(1/2)

六月初六,本是个诸事皆宜的好日子,但东突厥忽然陈兵二十万在大燕边境,边关急报,一片看不见的乌云笼罩在京城的上空,人心惶惶。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早朝之上,皇帝揉了揉抽痛的额头,底下的大臣吵得不可开交,对于突厥大军的汹汹而来朝中大臣基本分为三派。

一派主和派,以距离上次大燕与突厥的战争还不足三年,民生需要休养生息为由,和亲求和。

一派主战派,突厥大军既然能出动二十万大军陈兵边境,所图必然不小,岂是一场和亲能够满足的。

而且一旦他们与突厥求和,那势必会引来其他部族对大燕的觊觎,一发不可收拾。

还有一派,既不主和也不主战,只观不语,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

尤其是临安王和杜太师,老神在在,似乎这个消息对他们来说,就好像是在说今日吃了饭这么平淡。

“够了,议和议战这事稍后,兵部,李尚书,敕令淮安驻军前往支援北境,绝不能让突厥人入我大燕一步,户部,柳尚书,粮草的一应事宜务必安排妥当,若有差池,你自己掂量。”

皇上说罢,甩袖离开。

李尚书主战,自然是没什么反应,只是柳尚书,悄悄的擦了擦额角上的冷汗。

“退朝!”

太极殿外,临安王和杜太师刚一脚迈出门槛,便被皇帝身边的安公公拦住了去路。

“王爷,太师,陛下有请。”安公公笑呵呵的说道。

“敢问公公,陛下请我二人过去,所为何事?”太师笑得和蔼可亲。

安公公笑意不改,“咱家只是伺候陛下的,不懂什么,每日想的,也不过是怎么伺候好陛下而已。”

杜太师笑了笑,没有说话。

临安王挑了挑眉,在他看来,太师这话问得有些多余,很明显,陛下现在为的只有可能是刚刚没议出个结果的东突厥的突然开战了。

安公公引两人到了御书房,“陛下,王爷和太师到了。”

“老臣参见陛下。”

“臣参见陛下。”

皇帝支着胳膊在桌子上,正闭目养神,听到这话,睁开了眼睛。

“平身。”

“看座。”

底下的小太监立刻拿了凳子过来。

人谢恩过后,坐下。

临安王主动问道:“陛下,您找臣等前来,可是为了东突厥对我大燕出兵之事?”

皇帝疲惫的捏了捏眉心,“算是,不知皇叔和太师有何看法?”

算是?临安王眼里闪过一丝不解。

难道当前最重要最着急的不是这事儿吗?

太师似是心中早就有了想法,闻言立刻道:“现在求和是绝不可能的,而且以现在大燕的情况不是不可以一战,可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领兵的将领。”

临安王也赞同出兵,“确实,自从永安动乱之后,我朝一直缺乏有丰富对敌经验的将领,可谓是一将难求。”

“虽然这些年也在尽力培养,但行军打仗不是纸上谈兵,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将领太难了。”杜太师叹息。

皇帝叫他们来可不是为了听他们说这些显而易见的事情,“朕听说,子睿一直跟穆老将军学习兵法学得还不错,还有越明,据说也是熟读兵法。”

杜太师无语,“陛下,您就别打他们二人的主意了,先不说他们两个年纪轻,两个没上过战场的人,您一上来就交给他们几十万大军统领,您当过家家呢?”

临安王更不客气,“呵,陛下您可真敢想,还没睡醒呢?”

皇帝:“……”

安公公默默垂眸,对于这种画风突变的事情,显然是习以为常了。

“那你们说,怎么办!”皇帝破罐子破摔,也不在那凹造型了。

大燕缺乏善战的将领,是其他各国都心照不宣的事,不过,南疆有镇南王府,北境有冷老将军,而西边虽然没有强悍的将领镇守,但地形险要,再加上有开国先祖留下的特殊机关,反而是最安全的地方。

至于东边,那是任何人都不敢去冒犯的地方,不提也罢。

所以总得来说,只要守住一南一北,大燕无虞。

人都是会老的,冷老将军年近七十,现在让他抗住东突厥二十万大军,谁都知道不现实。

东突厥现在只是试探,若是一旦确定冷将军不可全力一战,只怕北境的大门被扣开是迟早的事情

“陛下,难道你不觉得东突厥选择在这个时候突然发兵,有些奇怪吗?”杜太师想了想问道。

刚才上朝的时候他就在想这件事情了,东突厥一向与西突厥互相掣肘,也就是每年冬天来临之前,为了有足够的粮食过冬,才会骚扰边境,掠夺粮食。

东突厥和西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