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彭城之战,左虎生威(1/2)
回到金陵,徐佑从尚书省搬大将军府的白虎堂办公,正式进
战时状态.
他亲手刀了反击檄文,历数卜天不仁不义、不忠不孝、叛国负恩、甘为索虏
的卑鄙无耻行径,再讽刺魏主只为个
欲壑,枉顾百姓福祉,单方面撕毁逐鹿营之盟,背信弃义,当代天罚罪,和天下共讨之。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然后发出多道谕令:
命豫州刺史左彣为征北大都督,持节,统调诸军。
命兖州刺史齐啸为先锋,立即北上,率兖洲军和徐州军,在彭城驻扎。
命山宗为徐州刺史,率幽都军随后赶到,会合齐啸部,至左彣帐下听调。
命荆州刺史檀孝祖率荆州军为战略后备力量,随时准备支援左彣。
命洛州刺史叶珉、秦州刺史朱礼,联手攻克洛阳,将战火推进到黄河北岸。
命曹擎率中军严守金陵及周边重镇,防止发生动。
命有司负责粮筹备、军械制造、务必保质保量供应前线。
命各州都督府严格监控辖境内的动向,禁制百以上的集会,凡是趁机闹事的皆处以极刑。
……
经过这四年的发展,楚国国力突飞猛进,涨,府库充盈,但经过
兵策略,军队数量反而降低了三成。
此次对北魏用兵,各军共出动了八万,后勤方面完全没有压力,还能时不时的改善下伙食。
这是对北魏最大的优势。
打仗,打的是后勤,是钱粮,是持续和国家的承受力。
这些方面,楚国完胜。
不过,青州改易旗帜,瞬间五郡沦陷,楚魏前线推进到了彭城附近,双方排兵布阵,局势紧绷,一触即发。
十一月底,魏军从三路率先发动进攻,左右两路势如竹,先后克琅琊郡、兰陵郡、高平郡和东海郡。
中路由城阳王带领,长驱直,
近彭城,在泗水岸驻扎。
齐啸的战略就是集中优势兵力,不管敌几路来,他只一路去,趁中路魏军立足未稳,又因东西两路的大胜起了骄纵之心,不把彭城守军放在眼里,遂率五千
锐趁夜里渡过泗水,猛攻魏军营寨。
魏军不及防备,登时大,仓促后撤三十里,危机之时,全仰仗镇东将军杨峦站了出来。
他年过七旬,长髯花白,可有万夫不当之勇,受命率两千骑兵断后,赤膊冲楚军阵中,杀
杀出三次,腿上中箭,竟生生折断箭矢,横刀马背,大喝道:“杨峦在此,鼠辈谁敢来战?”
魏军气势大盛,硬生生顶住了楚军的进攻,且有反击之勇,齐啸见势不妙,忙收兵回城。
此战,阵斩魏军七千余,算是大胜。若非杨峦勇冠三军,说不定能一战击溃中路军。
城阳王吃了这次大亏,后面稳扎稳打,等到三路会合一处,再次强渡泗水,包围了彭城。
然后,彭城半月不克。
出师不捷,元瑜从邺都发来措辞严厉的旨意。城阳王压力颇大,不顾麾下劝阻,把大营从北岸搬到了南岸,距离彭城仅仅十余里,并在泗水架设了两座宽阔的木桥,以供连接南北,输送粮。
然后沿着南岸建堡垒无数,打定主意,彻底围死彭城。
山宗带幽都军赶到下邳,得左彣密令,佯装醉酒,吐露与齐啸不和的往事,今乐得看他笑话,故屯兵不动。
侯官曹侦知,禀告城阳王,城阳王大喜,不再以重兵防守下邳的山宗部,再次集结兵力,猛攻彭城。
可彭城就像是铜墙铁壁,双方每战数十次,却苦无丝毫进展。
围城整整两月,至来年开春,河冰解冻,杨峦心怀忧虑,对城阳王道:“彭城久战不下,三军俱疲,窃以为当退兵为上。先回师巩固青州战果,后再南下寻找战机。如若不然,春夏之际,雨水增多,楚军在上游筑坝,恐有不测之祸……”
城阳王忙命监测水文,并无丝毫变化,又派出侦骑沿河巡查二十里,也无异样,笑道:“泗水湍急,筑坝至少得征发民夫数万,耗费数月乃至一年之功,方能奏效。等到那时,彭城早为我主治下乐土了……”
杨峦想想也是其理,于是魏军不再关注上游动向。
与此同时,趁魏军主力完全陷在彭城,左彣率豫州军不走大道,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神不知鬼不觉的运动至泗水上游五十里。
工部派遣了大批通地理星象、水文观测和土木工程的五馆学毕业生随军,用天工坊研发的钢筋、水泥和砖石,仅用七天,就在泗水上游建造了一座拦河大坝。
另一个时空的萧衍在淮河建造浮山堰,征民夫二十多万,前后累死了有十几万,耗时两年多方成。结果五个月就被淮水冲垮,又淹死了下游十几万
。
豆腐渣工程误国害民,恐怖如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