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立储大典(2/6)
地看着你,看到你在丹陛大殿上,一步步稳稳地走上去,我知道你一定会走得很好,比所有想象的都要好。
三之后,东宫宫门大开,皇太子具卤簿,谒太庙。自唐天祐以来,
离扰攘,将及百有余年,不看见这立皇太子的礼节。
此时,皇太子谒庙还宫,众百姓都扶老携幼,在道旁观看。
当年皇太子上书,开太仓,赈济百姓;又建立行馆,收容落地士子;推荐张咏治蜀,亲和民的名声,早已经
心。京城百姓,受恩尤重。多年来,中原久历战
,现在活着的
们耳中,听得的都是父祖辈如何在动
年间挣扎救生的事。此时,见皇太子自太庙告天而出,这等的仪仗繁华,已经是百年未见了。此时京城百物繁兴,陡然间众
心中却顿时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如今真的已经是太平盛世了。”
太平盛世,眼前的轩车玉辂中的,便是太平盛世的真命天子了呀!
普通百姓,如何顾得这天子是现在式将来式,但听得一片赞叹之声,从太子千岁,竟不自觉得变成“太平盛世,太平天子——”的呼声了。
马车停在群中,坐在马车中的刘娥正看着远方皇太子的卤簿车驾过来,但听得百姓们欢呼声一
高过一
,心中正是暗暗自豪的时候,忽然听得
群中竟有
发出“太平天子”、“真命天子”的赞叹声,吓得脸色大变:“不好——”
钱惟玉吓了一跳,忙拉住刘娥的手:“姐姐怎么了?”
刘娥的手已经冰冷,颤声道:“这样犯忌讳的话,是谁竟敢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若是被有心传到官家耳中,这还了得。”她当即抓住钱惟玉道:“惟玉,快告诉你哥哥,想办法把这话传给太子宾客与宰相们,让他们准备为太子在官家面前解释,千万不要让太子自己去应对。”父子之间的心结,一定是不能直面的。父子之间,只能是永远父慈子孝,不能有其他言语。
就在她说完这句话后半个时辰,宰相寇准被召宫。
皇帝脸色铁青,见了寇准劈就是一句:“今
太子谒庙,竟有
山呼为真命天子。太子竟如此得
心了吗,今
这般事
发生,将朕至于何地?”
寇准进来时还不知道这话,此时一听大惊,连忙伏地再拜道:“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太子得心,说明陛下选择对了储君,大宋江山托付得
。这正是国家之幸,社稷之福。陛下应该欢喜才是,为何反出此言呢?”
皇帝料不到寇准反有此说,不禁怔了一怔,好一会儿才缓缓道:“是这样么?”
寇准忙笑道:“今太子祭庙告天,百姓欢呼,正是因为欣逢盛世的缘故。陛下不信,可以去问其他
。百姓欢呼,是为了太子,更是为了如今欣逢明君盛世呀!”
皇帝像是有些恍惚,点了点道:“朕去去就来。”说着,抛下寇准
了内宫。
寇准独自呆在御书房,心中极是忐忑不安。皇储之位空悬多年,诸皇子明争暗斗不已。大宋立国才不过几十年,倘若在皇储问题上出些差迟。如齐恒公一般,创一世霸业,到死时五子相争,霸业风流云散。如今皇帝对太子生疑,若是太子的位置,再有什么变动,恐怕皇帝一旦驾崩,就会出现诸皇子争位的局面,则这几十年的太平盛世就化为乌有了。
皇帝怀着郁气,进了内宫。却见李皇后带着王德妃等后宫妃嫔一齐叩称贺。
李皇后满脸笑容道:“陛下付托得,民心拥戴,将来后福无穷!”
皇帝听了这话,忽然间心一松,是了,三郎又能有什么威望,能够得万民如此拥戴。不过是因为他是自己择立的继承,不过是大宋一统,盛世江山,所以才会有如此的庆典与欢呼。
今他择三郎是这样的欢呼与庆祝,今
他若择了别
,难道就没有这样的欢呼与庆祝了吗。
王德妃看出他的神来,亦道喜:“正是,为陛下立太子,天下共庆,官家正应该为此痛饮三大杯呢!”
皇帝听了这话,心里顿时就舒服了,摆摆手道:“如今前群臣还等着呢,朕哪有功夫与你们说话。”说完就转身回了前
,拉着寇准去前
开宴庆祝。
此时,太子赵恒正是祭庙告天刚刚结束回到东宫,便听到了有把宫中的消息传出来,吓得脸色都白了,立刻就欲到皇帝面前去剖白自辨。
此时正是张旻在旁,连忙劝住了,这边飞快地请了新任的太子宾客李至李沆二前来。这二
皆是追随皇帝多年的重臣,李至刚严简重,李沆
谋远虑,皇帝令太子须以师傅之礼事之。并晓谕二
说:“太子贤明仁孝,国本固矣。卿等可尽心规诲,若太,则宜赞助,事有未当,必须力言。至于《礼》、《乐》、《诗》、《书》义有可裨益者,皆卿等素习,不假朕之言谕。”
此时,见太子惊慌,李至最是刚硬,先开
道:“太子不必惊慌,倘有任何事,老臣等必以全家
命力保太子。”
李沆摇道:“太子尽管放心,不必急着去官家面前剖白自辨,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