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大辽太后(3/5)
报,宋蠢蠢欲动,战事,只在这几年间。
记得上次高梁河之战,宋军大兵压境,主力全部押于一线,一旦惨败,连救援都来不及。这次宋军一定会汲取上次教训,尤其是宋帝,上次险些失去了命与江山,这一次一定不会亲临前线。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既然宋帝这次不可能亲征,那么他们就对有可能担任此次北侵主帅进行分析,从对方一惯的战略习来得出对策。
摆在名单上的前几名便是:曹彬、潘美、田重进。
而在此时,大宋汴京城中,大将潘美的府中,正喜气盈天,热闹非凡。
却原来前皇帝因目下已经有五位皇子成年出宫开府,但是已经成亲的却只有楚王元佐,于是降下旨意,以将相门第闺秀,赐婚诸皇子。
皇次子陈王元佑,赐婚隰州团练使李谦溥之;
皇三子韩王元休,赐婚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之;
皇四子冀王元俊,赐婚崇仪使李汉斌之。
皇帝尊敬功臣,纳妃娶媳,依足《大唐开元礼》中种种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的繁琐仪式行事。皇帝对于这三门亲事很满意,对宰相李沆说:“朕的皇子所指婚的都是将相门第,六礼具备,岂能不自重乎?”
本正是纳采之
,因此上今
的忠武军节度使府,热闹非凡。
内侍夏承忠自宫中来,行了纳采之礼,被迎了内奉酒招待。忙得团团转的潘美听到门上来报枢密使平章事曹彬到来时,忙扔下所有的事务,亲自迎到门外去了。
曹彬见了潘美,呵呵一笑,叫着潘美的字:“仲询,大喜了。”
潘美一把抱住了他,笑道:“曹公,你能来,舍下当真蓬荜生辉。”
曹彬笑道:“今是小妹的喜
,我敢不来,怕她揪我胡子。”
此次指婚给韩王元休的正是潘美幼潘蝶,因排行第八,
名就叫做小妹,最是伶俐好胜,亦是最得潘美的宠
。此时听得曹彬这般说话,潘美笑道:“是啊,小妹出阁,也了了我最后一桩心事。此番出征,也走得略安心些。”
说到出征,曹彬的神也变得严肃:“仲询,你看这次官家决心有几成?”
潘美脸色一整,道:“曹公,咱们书房说话。”
两携手书房行去,一路上听着鼓乐喧天,心
却是一般的沉重。
他两相
半辈子,一路上打仗打出来的
,自是与旁
不同。两
出身来历、仕途军功极为相似,都是峰出将门,自五代汉、周之际投身军伍,追随着后周太祖郭威、世宗柴荣,累军功升迁。都曾经参与陈桥兵变,效忠太祖赵匡胤及当今皇帝,挂帅出征,平定天下,为本朝开国元勋。
他二履历虽然相似之处甚多,可是
格为
,却是大相径庭。
曹彬子仁厚谦逊,遇事谨慎,军功极大,却从无骄矜之态。他带兵多年,所部对百姓都是秋毫无犯,这在兵灾纷
的年月里极为罕见;他虽然位兼将相,对士大夫却是礼敬有加,每遇士大夫于路,必引车回避;甚至对下属吏
也从不直呼其名,听取下属汇报,也必是衣冠整齐而相见。曹彬打仗,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审时夺势布置周密,谋定后动。
潘美的脾气却是正好相反,他豪放,行事威猛
燥。少年时即怀大志,结
各种英杰,投
军中后,作仗勇猛,令敌
闻风丧胆。因为
燥,令手下无不畏惧,可是他作战时经常身先士卒,对于敌
有一种直觉的杀伤力,令对手也一样畏惧于他。在崇尚武力的年代里,这种血气亦是令得不少
心服
服。他
子高傲,待
处事远不及曹彬那样有
缘,但是对于真正有能力的
,他却是直肠直心地佩服,比如对眼前的曹彬。
本朝一统天下,诸将中曹彬功劳居首。太祖赵匡胤平后蜀,他是东路军元帅,蜀诸军皆军纪极坏,弄得蜀地刚平又被
反,只有他所部秋毫无犯一支独秀,因此为世
所瞩目。而潘美则是在挂帅平定南汉一战中,名震天下。后来太祖欲平南唐,便命曹彬为主帅,潘美为副帅,数战下来,两
结下莫逆之
。
征南唐时有一件花絮可以说明两的
:出征前,太祖许诺若平了南唐便封曹彬为相。潘美听了就先向曹彬贺喜,曹彬便对潘美说了心里话:北汉未平,皇帝是不会封自己为相。结果平了南唐归来,太祖果然说出同样的话来,潘美为
直爽,听了这话不禁偷偷看着曹彬微笑,被太祖发现询问,潘美道出出征前曹彬的话,太祖大笑,赐钱二十万作为未能封相的赏赐。
而此时,眼望着潘美书房中的宋辽军事地图,两沉默着,皇帝已经下旨,在全国征兵、征粮,封曹彬重禄、赐潘美之
为皇子妃,这一战势在眉睫。望着对方明显斑白的
发犹如看着自己一般,两
明白,这可能是自己军旅生涯中的最后一战。
潘美打了沉默:“曹公,你看这一次,官家会御驾亲征吗?还是,你我之间,谁会挂帅?”
曹彬摇了摇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