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竞储势成(3/6)
。老年幼子,官家会把大位传给他吗?”
元侃才想起这位幼弟来,摇了摇:“这怎么可能,主少国疑,这是本朝大忌,更何况父皇他……”却不敢说下去了,太祖皇帝得位,是自后周柴家幼主手中得,当今天子得位,是自太祖的两个幼子手中得,所以当今天子,是怎么也不可能把大位传给幼子的。
刘娥微笑道:“是不可能,所以三位未曾封王的皇子,王爷的六弟徐国公元偓,七弟泾国公元侢都不可能,是不是?”说着,便取掉了桌上的三只杯子,桌上只剩下两只杯子了。
元侃点了点,刘娥笑道:“官家待吴王之宽厚,便如待八大王之宽厚一样,本朝向来不禁奢费,太平闲王,谁对他诸多要求。欲降大任,自然从严苛求。王爷你也说了,当年官家还在藩邸时,你大皇兄作事,是如何被官家苛求的。”
元侃悻悻地说:“可是父皇对大皇兄虽然要求极高,态度上却还是和颜悦色的呀!”
刘娥微笑道:“正因为如此,楚王心气极高,所以才会数犯龙颜,官家有心培植王爷,就不会让您有恃宠生骄的机会,免得前功尽弃呀!”她拿掉了代表着吴王的杯子,却在最后一个杯子上倒满了酒,举到元侃的面前笑道:“三郎,请满饮此杯吧!”
元侃长长地吁了一气,脸上一扫近
来的
郁之色,笑着接过杯子一饮而尽:“听你这么一分析,我好过多了。小娥,你真是我的
陈平呀!”
刘娥今说出这一番话来,却是思量已久。前些时
钱惟演来讨,将襄王府幕僚们劝元侃参与竞储,却被元侃描绘,说自己“只得做一个太平贤王足矣”,因此他托了刘娥相劝,这一番分析却是众
商议已久了的。只是由她
中说来,更能劝得进去罢了。
然而此时看着元侃的神,虽然已经有所触动,但是对天威的难测,对两个文武一道各有所长的两个弟弟的担忧,元侃的心中,仍需要一剂更好的灵丹妙药,才能坚定他争储之心。
刘娥举手缓缓地解开钗环,散落一长发,她站在桃花村下,凝视着元侃:“三郎,记得当年,你曾经对妾身起誓,要一生一世地
我,记得当
你是以韩王元休的名义起誓的,如今你可不再是韩王,也不叫元休了,时移事变,你心是否依旧?”
元侃柔声道:“小娥,不管名份怎么变,我对你的心,永远不会变的。”
刘娥笑盈盈地道:“那么,小娥要三郎再起誓一次——”她的眼睛亮晶晶地看着襄王,缓缓地道:“这一次,我要你以大宋未来天子的名义。”
元侃整个都怔住了,忽然间一
热泪自心底涌起,不愧是他
着的小娥,她怎么可能是那种对自己没信心要他一次次保证着恩
的庸脂俗
呢,她只是用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来鼓励他的信心呀。
天底下有什么能比心的
用全心全意崇拜的眼神更能激励一个男
的雄心呢?刹那间元侃的眼中,发出王者的自信和霸气来,他缓缓地道:“我、赵元侃,以大宋未来天子的名义起誓……”
一夜之间,襄王赵元侃从退缩变为自信。
第二天,当他走进议事厅时,缓缓地说出“上天属意于孤,孤何敢推辞”的话时,众从襄王的身上,看到的竟是脱胎换骨般的改变。
王钦若忙上前道:“恭喜王爷!”
张咏喜道:“王爷可是要争此次平蜀的帅位?”
元侃摇了摇道:“我犯不着和老四老五他们争,但是也不能让老四老五得了去,如今蜀中的形势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让他们的私心坏了事。我打算让曹利用和你去蜀中,前
你劝我争平蜀的帅位时,虽然我不争这个位了,可是你看到的那些问题,却是不容忽视的。你既然看到了这些弊端,你去改正最好。还有曹利用,他是曹彬的侄子,当年平蜀的诸大将之中,唯有曹彬的部队秋毫无犯,很是得蜀
的
戴,此次叫他的侄子前去平蜀,相信你们两
,会很快安定民心,则叛军不攻自
。”
他回又叫着杨亿的字:“大年,你与乖崖二
把我刚才的意思,拟一个折子,进呈父皇!”
杨亿忙应了一声是,他是本朝大笔,常侍皇帝身侧,许多旨意也是他拟就,因此怎么样斟酌字句才最投合皇帝脾气,自是轻车熟路。张咏心中暗服,襄王方才的思路,却又比他原先的建议高上一筹,却是许多事,非于高位者不能虑及至此的。
两虽是捷才,然而兹事体大,却是细细地商议许久,将一条条纲目俱拟好了,这才由杨亿执笔写就,呈于襄王。元侃又叫钱惟演王钦若等一齐合议,将许多细节商议了。又想到此奏折上去,皇帝必会召了他
宫当面议政,却又叫
取了有关蜀中的许多案卷,众
细细研讨了半
,将多少兵马、粮
、
蜀线路、安抚政策等都商议停当。不知不觉中早已经掌灯上来,众
这才醒悟到这一
都未曾进食了。
打开了书房的门,却是王妃郭氏,早自中午时已经叫备好了饭菜热着,隔一个时辰便再做一份,此时便将刚刚做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