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太后赐封(5/5)
速而不达了。”
赵恒失笑:“小娥越来越会劝了。”又道:“实是事
太多,朕放不下啊。”
刘娥就道:“却是什么事?”
赵恒见她有兴趣,也想着放松一下,就道:“你可知最近这一科状元临时改的事?”
刘娥就知道,钱惟演说的那事,就道:“寇相公有他的道理,只是纵有道理,却也有伤公正,教南边士子若是知道了,岂不寒心。”
赵恒道:“说得很是,大宋立国数十年,朝堂宰相,还公然持地域偏见,难道南竟不是大宋子民不成。”
刘娥见他恼了,忙岔开只说两边话:“臣子们有私心,这固然是之常
,为君者当掌控两边的平衡,不让一方失控才是。”
赵恒不由点:“你说得很是。只是朕也难啊,顺得哥
失嫂意。哪怕不偏不倚,也被
认为朕偏着南
。”
刘娥笑道:“我就想起三郎说的。田元均为三司使,常被各种请托包围,不敢应允,又不敢得罪,跟您诉苦说自己
赔笑,笑得面似靴皮。想来这苦楚,君臣出是同理。”
赵恒笑得拍案,倒将郁气一扫而光,道:“三司主管财政,既是他不能应允的,何以还要赔笑。可见是请托之,把国库当成私库般随意了。”说到这里,又恼怒起来:“官职、库银、科场,都成了他们北官可任意指派的,眼中哪有天子。”
刘娥又劝:“可见官家任得当,我听您说过,去年的开支就极大,到处都是用钱的时候,若三司的钱管不好,万一北边有什么兵事,可就难了。”
赵恒点:“所以三司得用之
,不只是管好国库,更要用活财源。”就想起来一事,道:“三司盐铁副使丁谓是个很有想法的
。当年他曾采用以盐换粮的办法,解决夔、万诸州军饷之弊,同时也减轻了边民长途解送皇粮的劳苦。又奏请准许黔南边民之马在市场自由
易,解决边民纠纷。又曾规划经营建筑夔州城寨,以增强边防。这个
是西汉桑弘羊一类的
,于经济上很有办法。”
刘娥笑道:“官家如此说,想来此有极强的才能了。”
赵恒点:“正是,难得他
缘极好,连寇准这样难弄的
,都与他是好友。”
刘娥一怔:“这倒难得。”却是心中暗忖,桑弘羊虽有才华,却是名声不好。此既有桑弘羊的才
,居然还
缘极好,可见不是个普通
。
赵恒又说起如今连边报的事。
刘娥也知道这几边关有事,忙问:“边关战事,可还紧了?”
赵恒摇摇:“辽
大举进攻边关,双方
战十分激烈……”他顿了顿,忽然似下了决心,道:“小娥,朕想去北巡。”
刘娥一惊:“你何以有此念?”
赵恒道:“太祖皇帝是马上得的天下,父皇、大皇兄,都上过战场。唯独朕,从来没去过北疆,没上过战场。这一次边关告急,朕与群臣商议,这才发现,不管是边关的将领还是边关的况,朕都一无所知。今儿军
来到,诸位大臣都在那激烈讨论,朕坐在那里,却发现什么话都
不上来,自己无法做出正确的决断来。这……不是一个天子应该有的状态。”
刘娥听得说得认真,道:“官家,您还有文武大臣,各司其职,并不一定需要您亲自上战场啊!”
赵恒摇道:“朕不是上战场,朕只是想去实地了解
况。为君者,不能只会垂拱而治,由朝臣说什么都无法判断。军国大事,事关江山社稷,朕心里没底,怎敢妄下断言。朕要做真正的天子,就要有自己的判断。”
刘娥渐渐有些明白了,她握住赵恒的手:“好,这才不愧是我的三郎。”既知他并非亲临战场,虽有艰难,想来并无危险。他自幼长于宫中,虽然有怜惜黎民疾苦之心,但毕竟大宋立国未久,北有强敌,又怎能不知军事。
赵恒亦道:“其实朕也是想趁着自己年轻,还有这份热血和胆气,要出去看看。朕若只在京城之中,怎能知天下事?这一次,朕要北巡。朕是天子,要去看看朕的国土,到底是什么样子?朕要在大臣们争论天下事的时候,知道他们讲的,到底是什么。”
刘娥盈盈而拜:“那臣妾就静候陛下佳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