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小别重逢(1/2)

楚天舒本打算第二天早上再去拜访张百龄一家,张小和却自己来了,赶在坊门关闭前,身后跟着的伙计手里拎着各式菜蔬。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他本以为对方会哭哭啼啼,或者至少会表现得难过一点,没想到张小和只是检查了一番他的伤势,告诉楚天舒张百龄明日早来,便轻松地走开去摆弄她新砌的烘焙炉子。

这烘焙炉的做法是楚天舒此前闲来无事教给她的,就是后世非常常见的面包窑。这种土窑保温性能良好,一次烧窑,可以连烤几十个披萨,还能用来烤饼干、蛋糕、面包、红薯之类,炉旁的余温不仅能取暖,更可利用起来煮茶煮粥。

总之,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东西,但对于燃料不便宜的唐朝来说,还是有那么一点奢侈。

所以张小和直接把炉子建在了前厅的门口,占据了屋檐下本来摆放盆景的位置。

“你可真是不见外啊。这我以后如何会客?”

张小和撇撇嘴,不愿意搭理他,只是顾着搬柴生火。

现下窑已经搭好,此前也生火实验了,楚天舒跟过去检查,发现她还将别出心裁的在窑的侧面开了一个带有活动炉门的小口,一问之下,才知道是因为唐朝没有耐火砖,蓄热能力比较差,所以开个小口方便烤制过程中不断添柴。

楚天舒不由得好奇,按道理来说,烤点馒头胡饼之类的,一次生火,烤出来怎么都够吃几天了,就这还嫌温度不够高?

等到张小和从厨房里拎过来早就腌制好的整鸡,他才哭笑不得的明白过来,为什么窑内的平台上全是油渍。

“小和,这窑不是用来烤肉类的,你要做烤鸡,得用明炉……”

于是楚天舒不得已又讲解了一番明炉的做法,不止是张小和,连崔琦都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

“没想到这饮食之道,还有如此多的讲究,天舒,你学偏了啊。”

崔琦啧啧称奇。

“有什么学偏的?那诗词经赋自然有用,但我生性不好此道,难不成还错了?你再多说,这烤鸡别吃了。”

楚天舒没好气地把烤鸡放进炉中,叮嘱张小和要盯着火候,及时翻面,便走到一旁的躺椅上坐下。

“不好此道,是不通此道吧?”崔琦调笑道。

“你要说不通此道,我倒也认,诗词歌赋,我读过不少,脑子里存下来的却不多。但有一人的诗,我记得清楚。”

“哦?是谁?”崔琦来了兴趣。

“说与你听你也认不得,更何况又非他亲至,我怎好拿他的诗,在你面前显摆?”楚天舒说得理直气壮,崔琦便也不反驳。

在逐渐黑沉下去的天色下,他听到楚天舒断断续续地低吟。

“……一片月……罢远征……”

声音细微,还夹杂着些自言自语。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眼下胡虏未至,良人也尚未出征。

他希望一百年后,这首诗不要再出现。

崔琦没有听清,但一直站在旁边的季风耳力过人,倒是听清了,他其实是读过书的,对诗中的浅白之意能够明白,胸中也自然而然地升起一股悲壮豪气,但看了眼瘫坐在躺椅上的楚天舒,那股豪气又被气恼代替了。

自己的东家,怎能如此惫懒?

虽然此前谋算惊人,在敌前也敢拼杀,但此时此刻的做派,怕是比那些纨绔还不如。

哪有二十岁不到的少年郎坐躺椅的?

想着想着,他突然冒出来一个念头

“东家,我教你练武吧?”

他的话音刚落,院子里的三个人便一齐把头转了过来。

“你怎么知道我想学武?”问这话的是楚天舒。

“就你还能教得了武?”这是崔琦。

“能教我吗?”显然,这是张小和。

季风一时应付不了,只能挑了楚天舒的回答。

“我看你此前杀敌,只会拼一腔血勇,打起来多靠心机占便宜,但心机总有穷尽之时,若以后再有这等事,怕便不能如此幸运了。”

“确实如此。但你懂得如何练武?”

“这世间武学,套路确实极多,十八般兵器,以刀、枪、剑为首,更是有不少帮派靠着所谓秘籍广收门生,但在我看来,归根结底,无非是三字:快,准,沉。”

谈到武学,季风的神态放松了许多,毕竟他是以此为生,心中还是有些自傲的。

楚天舒便也点头,虽然他对武学一窍不通,但基本的道理还是听得懂的。

“除了快、准、沉,其他一应招式,都是添头,快一分,就能抢先出手;准一分,便能以轻伤换重伤;沉一分,便能一击毙命!所以要练武,也无非是从这三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