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生儿子与生包子(2/2)
挖的山薯。
此后数,李老汉父子又去州城卖了三次山薯。
托他们这一趟趟往州城售卖山薯的福,李家接连好吃好喝了差不多十天时间。
“老子,山薯已经不能继续挖了的这个事儿,你没忘了跟梁子说吧?”
李老汉他们最后一次去州城卖山薯回来的那天晚上,李婆子一边美滋滋的数着钱,一边还不忘和李老汉确认,她代李老汉捎给酒楼那边的这个
信儿,李老汉是否已经及时捎到。
“没忘。”李老汉不敢吐槽李婆子的瞎心,他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迅速回答了李婆子的这句问话。
李婆子没有注意到李老汉的微妙态度,她把钱匣子里的所有小银角子全都扒拉到匣子一角,然后就又兴致高昂的,一个个认真数起了匣子里沉甸甸的那一小堆铜板。
因为李淑也在旁边眼看着她数钱,李婆子怕她小孩子家的嘴
不牢,是以钱数完了,李婆子也没有明确的报出一个数字。
她不知道的是,其实她今天就算不重新计数,李淑也对自家的微薄家底儿心中有数。
算着家里的银钱已经足够熬到秋收时节,李淑紧绷的心弦这才稍稍放松。
她不再盘算着要如何小挣一笔,而是转而心起了自己以及家里其他
识字、习武的事儿。
他们家穷,穷,无论是送孩子们去学堂读书,还是送他们去武馆拜师,这对尚且吃不饱饭的李家
来说都纯属天方夜谭。
以李老汉和李婆子为首的家里的所有大,他们对儿孙的唯一期盼,就是孩子们都能吃饱穿暖,然后家里能够攒出足够的银子,给家里的所有男娃儿全都娶上媳
。
什么读书,什么习武,这些字眼儿根本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这种况下,如果李淑不想家里
误会自己失心疯,那她就不能正正经经把这事儿提上
程。
好在,距离旱灾和征兵都还有十来年时间,她还有机会对家里来个潜移默化,还可以带着家里
用差不多十年的时间慢慢积蓄实力。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