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改土调税(求订阅)(1/2)
当年秦国为了招揽各国的商,免除了商税。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大地主、文官百将们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最多就是嗤之以鼻罢了,皇帝连商的钱都要赚,这也太有失大体了!
免除赋、杂税,对黔首来说是好事,对官员地主来说也是好事。
谁不想少点钱呢?
唯一难受的,就是通过各种赋税捞油水的贪官污吏们了…..
对于这些,胡亥也不是太过担心。
秦律森严,对贪污的处罚很重。
关中的官吏还是比较廉洁的,至少不会直接伸手捞钱。
为数不多的贪官污吏,段位普遍较高,都是变着法为自己争取利益。
比如冯去疾老冯,通过介骊山皇陵来捞钱,压根不用自己不动手,将其作为筹码换取更多的利益。
想要彻底清查很难,还要扯出一档子。
这是目前二世朝堂的普遍现象,想改也不是一时半刻改得了的。
只能潜移默化的去调整。或许后锤出相应的奇观,也能解决问题。
至于地方风气较差的官吏会不会不爽,就不管胡亥什么事了。
你们都要造反了,关老子什么事?
反正诏令传下去了,六国旧地的反贼们不认,跟胡亥也没啥关系。
百姓们在大秦这里享受到了免税的福利,六国反贼们又不认账了,这么一对比,当地百姓们会怎么想?
既能减轻黔首们的压力,又能给六国反贼埋个雷,何乐而不为呢?
以所得税代替赋,胡亥还真不见得会亏钱。
商们只是地位低下,各地大商赚的钱还是不少的。
大秦从事商业和手工业的不在少数,这些“商贾之士”,在各个郡县同样有什伍的编制。列伍长,即商贾伍
之长。
特别有钱的商,史书上也有记载。
“畜至用谷量牛马”的乌氏倮,以及“礼抗万乘,明显天下”的寡
清。
这俩位大哥大姐是商中的特例,属于商
中的上流
。位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同样受到秦朝的保护和尊重。属于特权阶级。
由此可见,哪怕是在商地位尤其底下的秦朝,当钱足够多时,同样能获得特权和地位。
对于旧六国中的工商业者,秦朝初期采取的是迁移政策,以剥夺这些的财富。
也有极个别的狠,迁移之后依然做生意做起来的,成为富至巨万的土财主。
比较有名的如赵之卓氏,山东程郑,宛之孔式,鲁之曹邴式等等。
大大小小的商,手工业者的收
加在一起,绝对不会比
赋少。
当然,解决了一个问题,往往会面临另一个问题。
增加所得税,大商巨富们还好,无疑会增加小商和小手工业者们的负担。
胡亥决定先以商作为试验田,收
越高,
纳税收越多。
比例差距不一定要多大,让们慢慢适应这种搞法再说。
一旦被军功地主们察觉到了什么,事态不对,立马认怂。
免得死都不晓得怎么死的。
赋税这一块暂且敲定,主要还是大改赋和杂税,尽量在条文上弱化征田。
征田,几个字简单概括,恢复按亩收租。
不按收税了!
在胡亥的建议下,收税流程上也加强了对征税官吏的监管。
两商量好赋税的调整,已经
夜。
相应的土地政策,敏感得很,胡亥不敢来。冯去疾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还要等以后和李斯、治粟内史几
反复推敲推敲。
最后,胡亥临走时暗示了冯去疾一波。
让他先梳理消化消化,尽快起一份奏书上来,以冯去疾自己个儿的名义。
冯去疾也没多说什么,这黑锅,他不背也得背。
叔孙通等谋逆,皇帝都没找他麻烦。作为
换,总归是要付出些什么的。
混了这么多年官场,有些话不用胡亥说透,冯去疾也能懂。
告别了冯去疾,胡亥这才打着哈欠上了马车。低了低脑袋,用拳撑着额
,在马车上打起了小盹。
夜色渐,街边的灯笼也越来越少。
这时的咸阳,已经到了宵禁的时间。再怎么禁,也禁不到皇帝上。
咸阳宫外,王鱼提着灯笼、披着淡黄的短襦,小步走出房间。
门外不远处,公主晨曦正高高举着灯笼,盯着灯芯发呆。
晨曦发现了靠近的王鱼,扭冲她笑了笑。王鱼也是笑了笑,也不继续向前,站在一旁偏着脑袋望着晨曦。
这么晚了,燕王在咸阳有自己的府邸,晨曦公主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