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2/3)

靠着后宫这一套,平衡各大部落之间的势力纠葛,终于坐稳了汗位。

目前的北金国脱离了当初的群龙无首的窘迫,又开始野心勃勃,想要往南进军。

赵泽与赵瑜都和子涵说过,这两年梁金必有一战,让她随时做好准备。

不过他们的准备也做的差不多了,现在的大梁边关固若金汤,可不是先前能比的了。

子涵也就没什么好准备的了。

这三年赵泽还是在秘密制作炸药包,他现在囤积了不少的炸药,还在子涵与那几名受到过皇帝封赏的大匠师的主持下,开发出了新的武器。

新式武器比原先子涵设计出来的火铳更加先进、更加贴近现代工艺的手枪,它的射程与精度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但这一切都建立在子涵设计的炼钢厂成功变现的基础上。

说实话,赵泽一开始看到子涵提供的炼钢厂示意图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与姐姐同时都去了炼钢厂参观,他只看见了火红的铁水从炼钢炉中倒出来,最后通过模具的挤压变成一节节钢锭;而这个二姐姐却记住了从铁矿石到变成钢锭这一步步的煅造过程。

当然,炼钢厂的建造并非一蹴而就,一开始他们就遇到了难题。

他们没有炼钢器械。

那段时日,子涵都快愁白了头发,发际线都汲汲可危了。

最后,还是那几位大匠师们想出了办法,召集人手一块零件、一块零件,硬是用手工拼造出了各种炼钢机械。

他们三年的准备,有两年多便是在造这些机器。

虽然这些手工铸造的机械与零件都不能与现代的那些零件或机械相比,极易磨损,但至少他们真的炼出了比当世百炼钢更加坚韧的钢锭。

子涵倒是十分后悔,当年为什么没有去参加那些车床厂呢?若是她能记得住一两个冲压设备的架构,说不定就用不着梁朝的这些工匠们一个一个零件的雕刻、凿琢了。

至于赵泽,他对子涵能够将炼钢设备照搬过来,已经崇拜的简直要五体投地,心中满是感激涕零了。对于车床他倒没有那么大的遗憾,他认为大梁朝的劳动人民也和天朝人一样的聪慧、勇敢:只要有需求,总有一天劳动人民也可以创造出比那个世界更加辉煌的科技与未来。

这几年子涵与赵瑜的关系也算有了些进展,虽然不到赵瑜心中梦想达到的那种地步,但他也已经十分满足了。

如果说一开始他便是冲着那张臂弩才娶了子涵,那么他现在完全就是捡了个大便宜,太超所值了。

他第一次随雍王殿下参观炼钢厂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从未想过自己那个一眼就能看清的、白纸一般的夫人、小娘子,居然能够创造出这么伟大的炼钢设施。

——可以说日后对北金国作战胜利之时,子涵在其中的功劳起码要占一半以上。

天正二十三年,冬月。

北金国撕毁与大梁朝的合约,铁木尔大汗率领北金三十多个部落,共计四十万金国骑兵悍然犯边。

消息传到朝廷,边关告急,朝野震惊!

朝中文武大臣们又炒作一团,有不少人开始后悔天正二十年时没能趁虚而入,一举灭了北金国,这才有了现如今这样的危难。

有不少文臣居然在这生死关头弹劾赵泽贪生怕死,放纵敌军,便如放虎归山,要求朝廷严惩赵泽。

当此时,赵泽胞兄——太子殿下挺身而出。他向众臣阐明,三年前赵泽对北金国的处置意图,并向大家保证,雍王必定会将金人隔绝在关外。

只是几位年轻的小皇子们都已长大成人入朝为官了。对权势的渴望使得他们针锋相对,但目前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便是太子殿下。

故而这次他们联手了。

而远在边关,手握重兵的雍王殿下,正是太子手下首要拥趸。

若能除了他,不啻于除掉了太子的重要臂膀。

于是赵泽便成为了他们的首要目标。

他们在这种紧急的时刻,也不忘争权夺利,在朝堂上纵横捭阖,联络人攻忓雍王。

因为这些人的步步紧逼,太子殿下只能步步后退,不得不答应他们一些过分的要求,在金銮殿上,当着众臣的面立下了军令状:绝不让北金人跨进我大梁朝领土一步!若是像三年前,樊城、襄城二城一般,失我大梁朝国体,那太子殿下与雍王殿下同罪。

因为这一次胜利,那几名同谋的皇子们兴高采烈大肆庆祝,仿似已经看到太子与雍王失势后的样子,完全没想过,若是太子与雍王失势,背后代表着什么样的结果?

他们表露出来的对亲兄弟的残忍与对百姓的漠不关心,引起了当朝帝王英宗的反感。

他如今年逾花甲,对于帝王来说这个年龄已然是高寿了。虽然也有着帝王的通病——多疑,但他对自己选定的太子殿下还是十分满意。

这位太子殿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