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两欢而散(2/2)

之际,向刘协提出自己的这些心腹属下的迁官要求。

刘协见自己的计划进行顺利,心里也确实高兴,立即说道:“应该的,应该的。”说着他又看向曹操身后的典韦:“此次朕迁都于许,典韦和大将军一路随护,亦是居功不小。朕便迁典韦为振武中郎将,大将军以为如何?”

操觉得自己又失算了,竟把刘协心心念念的典韦给忘了。

但现在刘协当着典韦的面主动提出来了,自己也不好拒绝,便只好说道:“得陛下垂恩,此是典韦之福气。”他又回头看着典韦和曹仁说道:“你们还不快向陛下谢恩。”

曹仁和典韦出到刘协案下,跪伏在地拜谢:“臣谢陛下厚恩。”

此次见面,虽然开始有些小矛盾,但最后曹操还是满意离去。

刘协也非常满意,一切都还在自己的计划之中。

操亲自去到尚书台,让荀彧发出诏书,免去杨彪的太尉之职,和张喜的司空之职。又派遣谒者仆射皇甫郦带着印绶去冀州拜袁绍为太尉,同时办理纳甄宓为贵人之事。

董承为光禄勋,原光禄勋桓典迁为太常。

曹仁为广阳太守,不用到郡理事,以议郎之职在军中督统骑兵。广阳郡在幽州,曹操故意举荐曹仁为广阳太守,其实是既要将曹仁留在军中,又要给他一个太守的官号,便给了一个遥远的郡太守职位,这样就可以有理由不用到郡理事了。

而且此时的幽州还是在袁绍和公孙瓒的争夺之中,曹仁就是真的去上任,恐怕也不行。

又任程昱为尚书,曹洪为谏议大夫,典韦为振武中郎将。

谏议大夫和中郎将的职位任命,尚书台可以自己作主,但关于二千石的太守和九卿之一的光禄勋等职位任命,尚书令荀彧还是去找了刘协,从刘协那里得到肯定后,才真正发出诏命书和印绶。

虽然董承为光禄勋,不过尚书台把控在曹操手里,前几日他已经从军中和自己的姻亲旧党之中,选出二百多人,今日便召入宫中,充任为三署郎、虎贲郎、羽林郎和守宫卫士。

操还安排了十二个太监入宫,伺候在刘协身边。

董承也从自己的军中选出五十多名心腹之士,充任为虎贲郎和羽林郎。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