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道德绑架(1/2)

赵海等人一大早撑着筏子出门探路直到天黑才回来,情况并不太好。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入春以来上游雨水多,加上山上的冰雪消融,河水暴涨,河堤又年久失修,昨儿夜里他们听到的一声爆响就是河堤坍塌的声音。

河水一直漫到陕州,城门已经关了,只给出不给进。他们只好撑着筏子返回下川底,整个村子都被泡了,索性百姓们有经验,家里的粮食都架在房梁等高处,就算这样,损失的也不少,有些破旧的房子直接塌了。

下川底的百姓原本还抱着希望,这会都沉默了,有些女人压抑不住哭出声来,连带着孩子们也不知所措地跟着哭起来。

每当灾祸降临他们除了向上天祷告,也只能期待官府的救助了,现在陕州城门大关,显然是放弃他们不管的意思,这在百姓心里简直像天塌了一般。

现场气氛太过沉闷,许勋安抱着洛儿离开了,给这些人一些宣泄情绪的时间,等哭过,抱怨过,清醒了,就不会再心存侥幸,才能明白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唯有靠自己才管用的道理。

赵海几人赶紧跟上,想要问问安哥接下来怎么安排,如果着急的话,他们可以单独坐筏子离开,只不过行李和马匹都得抛下。

“咱们的粮食够吃五六天,暂时不要冒险离开!”许勋安虽然是很想尽快离开,可是冷静地分析了一下,还是不必冒这个险。他们几个人对水路不熟悉,外面的情况也不明朗,一动不如一静。

“赵海和钱力先去换下身上的衣服!”他们在水上漂了一天,身上的衣物早就湿透了,眼下天气还有些寒凉,得了风寒就麻烦了。

“等会我煮一锅姜茶,每人都喝一碗去去身上的寒气,尤其是你,”他对洛儿说,“你可要多喝一些,别让自己生病了!”洛儿赶紧点头,她想保证会照顾好自己,可是师傅没有多看他一眼就忙活开。

“这里是上风口,小郡主恐怕受不了这风,咱们往背风的地方挪一挪吧!”孙丕想争取积极表现的机会,李贲那小子“身负重任”,赵海和钱力在外面跑了一天也非常辛苦,好像只有他一个是闲人

许勋安直接拒绝了他的提议,转头看他有些不解,又怕打击他的积极性,吩咐道:

“你这几天有空就在山头上打一些草料,把马匹照顾好,咱们撤退的时候需要它们,这件事非常重要!”

孙丕一听非常重要,立即像打了鸡血似的,恨不得立即就去,可是天已经黑了,只能磨刀嚯嚯,准备天一亮就开始干活,有一种要把山头砍秃的势头

洛儿摇摇头,这孙丕头脑简单,被师傅一句话就给打发了,师傅那么精明的人,什么都吃就是不吃亏,肯定不会无缘无故放弃里面那些能够遮风挡雨的窝棚选择在上风口这里安置,这儿只有一个牲口棚,木头做的栅栏根本挡不了风。

许勋安看了一眼小徒弟,说谎什么的最怕被孩子揭穿,也怕教坏孩子,尤其是洛儿这么早慧,孙丕都看不懂的问题她可能一眼就看透了。

他确实是故意选择在上风口这里安置的,这儿人那么多,吃喝拉撒都在一处解决,那得多味儿呀,再说了,万一有个伤风感冒风寒痢疾,这病菌传播最快。所以他选择在上风口这里安置,没人跟他们抢,干净又清静。

不过这话不能说出来,让人误会了才好啊,这样才能凸出他的人品,舍己为人,把好的住处,背风的地方都留给百姓,自己守在风口,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

一锅姜茶煮好,几个人趁热喝了一碗,身上暖和和的舒服了,五个大人和一个孩子凑在一处破旧的山墙底下,许勋安掏出怀里的地图铺开,洛儿拎着一盏气死风灯,几人研究开来。

大禹渡附近只有下川底这一处村庄,是附近地势最高的地方,再往下游就是潼关,标注的村庄和城池也多,地势应该比较高,不容易受淹,负责也不会有那么多人聚居。

他们的目标就是潼关,过了潼关一直往东走,穿过河南道,河东道就可以到达沿海地区。眼下陕州城都被淹了,衙门只会关城门守护城内的富户贵族不受影响,根本不管外城的百姓的死活。

他们也不能指望衙门会派人来护送他们去潼关,只能自己研究一条最安全的路线,可是他们都没来过陕州,对周围的地形不了解,正一筹莫展之时,几个下川底的百姓找了过来,其中就有刘大梁和老根。

刘大梁是个比较憨直的年轻人,老根是下川底的村正,他们见识过许勋安几人的能耐,对他们十分信服。

下川底的百姓们如今是无路可走了,有家回不去,有粮食运不过来,就想找许勋安几个商量一下。

“安——安哥,俺们——俺们知道你们都是有能耐的人,之前俺们做的有些过分,俺们给村里人都说过了,让他们严格执行你的安排,喝的水都严格滤了一遍,全都煮开喝。还有——还有,让他们管好自家人,该到哪里屙屎拉尿,绝不能破坏规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