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安氏怀山(1/2)

安怀远在范阳军中任职,担任一个不大不小的官,干的活贼多得的奖励却少,有军情都要带兵冲在前面,屡立战功,可是苦于朝中无人为他说话,晋升的很慢,满足不了他的职业追求。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他也不是傻的,几次在生死边缘挣扎让他悟出了一个道理,不管到什么时候,都得想办法抱大腿,谁的腿粗抱谁的,谁对他有利抱谁的,只要保准了大腿,保管有求必应。

他此次回长安述职,想着给朝中几位大臣送点礼,好让自己的官位再往前进一步。

送礼也是讲究技巧的,京城之中到处都是眼线,除了皇上的,那些政见不同的人也相互监视,眼巴巴地等着抓对方的把柄呢!这时候大喇喇地上门送礼,极有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

他知道长安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在南郊都有庄子,所有悄摸多来,先打通庄子上的管事的门路,在通过他往里递东西。这些京官大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等他们实实在在落到好处,不愁他们不给自己美言几句。

日出门不利,礼还没送到就曝光了,朱勇跟着他打仗还行,可是嘴太笨,连个小孩子都应付不了,只能他亲自出马:

“诸位乡亲,这位小郎君,我们主仆不过是路过此地,根本没听说过所谓的谭家村,更别提它在哪里了,我的这位仆人不通乡音,估计听岔了,我在这里替他向小郎君道歉!”

他眯眼笑着,一副憨厚老实的样子,看着许勋安眼里,简直就是人傻钱多的典型代表。他虽然跟安庆喜熟悉,可是安怀山时候外官,没有传召不能回长安,所以他并不认识安怀山,如果认识就好办了,就算不认识,他也决定不能放过他:

“大人言重了!这个孩子家里估计也是没有办法了,才派这么小的孩子出来借粮食!真是可怜啊,我路上遇着,看不过去才想着载他一程。

听过他家里还有卧病在床的老人,还是上过战场,为大齐边疆做过贡献的人,这样的人值得尊重。可惜我人小力薄,帮不了他太多,连谭家村都找不到,也不知道家里的老人能不能熬到他借粮回去……”

许勋安说到这里特意听了下来,给围观的百姓一些发挥想象的空间和酝酿情绪的时间。

都是一些淳朴善良的百姓,听到这儿哪能不动容,有些人甚至想到了自己,想起家里的老人。都是从苦难里走出来的,常青的情况引起他们的悲伤,纷纷抹泪叹息。

他们也只能抹泪,家里也快没有余粮了,老老少少都有不少人口,自古尚且不暇,哪有能力帮助别人

可是有人有这个能力啊,眼前不就杵着一位吗!你看这人白白胖胖的,一看就是有钱人,还长了一脸忠厚良善的模样,不会不帮吧!

“这孩子估计是记错了,这附近根本就没有谭家村。”

“是啊,真是可怜,家里还等着他借粮回去呢!”

“我看这位大人是个面善的人,指不定能帮帮他!”

“大人就帮帮着孩子吧!这也是积善求福的事,天上的神仙一定能给你记上一笔。”

“见死不救恐怕会损阴德吧!谁忍心啊!”

……

所以说群众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就这么一会功夫,一群扶着家什拿着农具的老百姓就议论开了,每一句话都让安怀山脸上的神色变换一番。他正在心里计较得失,算一算到底要不要帮助眼前这个孩子。

他在永隆帝面前一向表现的忠厚赤诚,眼下这么多人看着,不管不问也不好,不如趁机帮了这个孩子,也能博个好名声。

安怀山推开车门,准备从马车上下来。可是他为了隐蔽低调,特意没敢用自己特制的马车,而是选了一辆普通的车厢。车门狭小,他从里面出来都费劲,差点被卡在门上,朱勇向前搀了一把,才避免这么尴尬的情景出现。

洛儿从车窗里看着,不由地对自己的记忆起了疑心。前世安怀山胡旋舞跳得好,永隆帝每每在宴席上兴起,亲自打上一段腰鼓,安怀山必然随着鼓声旋转,直到鼓声落下,他都能灵活又优美地跳着。怎么眼前这人行动都有些困难的样子!

安怀山由朱勇搀着走到常青面前,脸上的神情特别和蔼亲切:

“我安怀山半生都是在军营里度过的,最敬重的就是大齐的士兵,他们年轻的时候为大齐守家护国,如今卧病在床,竟然连饭也吃不上了,我听了实在不忍!”

许勋安静静地等着他说完,人家好歹是要伸手帮忙的人,树立个好人形象怎么了,必须满足他的这份虚荣心:

“原来您就是安大人啊,久闻大名,真是个大善人!”

许勋安没听过安怀山的名号,朝廷的外臣那么多,有的要在地方待五年才能回长安述职,他一个都记不住,可是这不耽误他往上捧安怀山。

“大善人不敢当,能为那些退伍的伤残兵做些贡献,我自是当仁不让!我们当兵的上战场,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