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鸿一笔(二)无友(3/4)

押去城外的路上,童总算听到了那几句话。

‘这上官家一夜落寞,着实让惊叹。’

‘还不是那宰相对当朝不满,写下一幅笔帖讽刺,惹来抄家搜查,这年,哪个大臣当得起抄家?’

‘也对,抄家能抄出什么,可就是抄家之说了算了。’

‘终归还是那字帖惹出的祸啊。’

字帖?讽刺?字帖、字帖……

童愣在原地,当时应是面无血色、嘴唇苍白。

她立刻要冲去朱雀大道,冲去太极宫,但刚跑了没两步的她就被官差摁住。

‘大胆!’

‘你这娃娃找死不成!’

‘那字帖是我写的,是有让我!’

她奋力疾呼,但刚喊了一半就被捂住了嘴,拉回了被流放的群中。

‘婉儿,莫要再生是非,咱们能活已是万幸。’

童扭看时,见到的是母亲那憔悴的面容,捂着她嘴的手掌一直未挪开。

她记得,那天应是艳阳高照的晴天。

但她踉踉跄跄走出长安城时,转身看向这天下闻名的机关之都,看到那些漂浮在空中的坊镇,天空却是暗的灰色。

初抵云中,她提笔便会手抖,病症长达数年之久。

……

“大,墨好了。”

“嗯?”

上官婉儿手指轻轻抖了下,已是回过神来,嘴边笑意依然浅淡,熟悉地拿起了笔杆。

手腕纹丝不动,指尖稳若玉石。

采娥小声问:“大,您是怎么做到初学握笔而手不抖的呀?”

“那时得了一位高指点,”上官婉儿笑道,“但归根结底,还是要多写多练。”

“您要写什么字呀?”

上官婉儿笑而不答,运笔成势、飞白藏锋,所写却是长安二字。

侧旁采娥禁不住轻轻赞叹,但见上官婉儿已放下笔杆,禁不住问道:“不是,您研了这么久的墨,就写两个字呀?”

上官婉儿却只是笑而不语,靠在椅背上、看着自己写下的这两个字。

过了一阵,她道:

“我有些乏了,今就写这两字,帮我收拾了吧。”

采娥在旁答应了声,看婉儿起身走去床榻,禁不住小声嘀咕。

“这些笔法大家,就是废墨。”

……

是夜。

太极宫边墙附近的阁楼灯火熄了,上官婉儿刚刚睡下,两个小宫在外阁的床榻上说着些悄悄话。

离着太极宫西宫门不远的一处大宅中,大堂灯火通亮、歌舞不停,众宾客饮酒作乐,乐哉悠哉。

但与大堂侧旁的小屋中,今去长安城外接上官婉儿的那绿袍小吏,此刻正低躬身、面色如纸。

他壮着胆子抬看了眼身前来回踱步的中年男,颤声问:

“大、大、大,这该怎么办?”

“怎么办?”

那中年男嗓音一提,又立刻低声问:“你从哪听来的消息?”

绿袍小吏身体哆嗦了几下,疾呼:

“各个坊间都在传啊!说是十年前被流放的上官家小孙上官婉儿,今回了长安城,还了宫!

小臣一琢磨,这不对啊!

宫的上官婉儿姑娘,是云中名声鹊起的笔法大家,这名声都传到了长安城中,一幅笔墨价值不菲。

可再去打听打听,当年上官家流放之地就是云中,上官仪有一孙就是名叫婉儿。

年纪都对上了!”

这绿袍小吏几乎带着哭腔:

“武大,下官可是听您的命令,去城门接来的书法大家,不知她是臣贼子之后啊!”

“这关本大什么事?”

武大瞪眼骂道:“嘴上把严实点,不然就只是你这乌纱帽的麻烦!懂了吗?”

绿袍小吏连声应是,抬手擦着额虚汗,腰都快躬断了。

瞧这位武大,面容也算中正,年轻时也应是器宇轩昂,只是如今被酒色掏空了身子,体型显丰腴、面容因虚胖有点走样,再有那两撇略显滑稽的八撇胡,整个平添几分油腻之感。

这就是长安城如今当红的大臣,虽没什么实权,但凡事都能上一脚。

所依凭的,就是他姓氏的这个武字。

绿袍小吏仔细思量,忙问:“大,此时补救尚来得及,咱们不如另找一位笔帖高手去圣前献宝,将这上官婉儿暗中拿下!”

“你当陛下分不出笔墨,看不出字迹?当长安城内发生的事,能瞒得过陛下?”

武大恨不得一脚踹过去,又立刻做了个呼吸。

儒雅,平和,不生气。

“先不要急,什么事都瞒不过陛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