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升职(2/2)

,崔希逸再看向宋通说道:“宋六通作战英勇,立下大功。受到朝廷额外重视,理所应当——官越三级!原有职务和诸番大使、火器营兵马使均不变,职衔由正七品下、致果副尉,擢为从六品上、振武校尉!另加奉议郎之职,以节度使府书记职务,参佐凉州军务!”

人听罢,因为这次大战,是宋通不断出谋划策,并且亲自带兵获得大胜的。若是没有宋通的英武果决,也就不可能有连续的两次大胜。

因此,现场不仅没有一人对他大幅升级而嫉妒、质疑,更还有对他受到的晋级并未格外突出,而表示遗憾的。

这是因为,当初宋通在与崔希逸的三女订婚时,曾经受到众人的暗自揶揄。当时,宋通淡定地说以后会有大礼奉上。果不其然,这才没过多久,不仅崔希逸得到了勋官的封赏,就连军府的一众官将,也都各自获得升职。

对于众人的拱手道贺,宋通连忙一一还礼,口中不断地谦辞着。

唐代官员的升任与否,按照正常流程说,需要考察官员的日常重点工作是否做得完好,思想品德及其言行、才干是否一致,近期的突出贡献等三项。

如果可以确认,就由吏部进行面试,称为目检;接下来就是笔试,称为书判。合格后,吏部将档案转去门下省。门下省审定,称为过官,之后转回吏部。

吏部再确认该名官员的合适职衔,呈报皇帝,称为团奏。予以确认后,再由吏部奉旨授官:以黄麻纸将官员的详细信息写好、交付,这就是官员的身份证——告身。

崔希逸手中拿着一份黄麻纸告身书牒,走近宋通,慨叹着说道:“六郎堪与此匹配!”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