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巧遇安禄山(1/2)
大唐开元二十四年;秋,八月初二;申时。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帝国都城长安;皇城,承天门外;中书外省院内。
身着黑色牛皮明光铠甲衣,二十三岁的宋通,左手扶着腰间横刀的刀柄,右手持着木杆铁尖长枪,静立在中书外省署衙的门廊下。
秋风徐来,他盔上的红缨,随同枪尖下方的红穗,因此略微摆动。
瞥眼看了看不远处,同样面目威严,静默戍卫的同袍,他随后就重新端正站姿。
忽然,一阵嘈杂声响中,从中书外省的正门处,走来一队兵士。
午后的阳光,洒满整座大院。一些被风吹落的榆树叶,在地上翻滚着,扑向这群来。
这队兵士押解着一名胡族罪囚,穿过院子中央,再从署衙的石阶下,缓缓地走了上来。
伴随这些而来的,是这名罪囚的
中,不停地呼叫声。
这须发蓬
,滚圆白皙的脸上,
陷在肥
中的一对小眼睛,慌
地滴溜儿转着。
这对小眼睛里,原本现出来的,应该尽是凶光。但此时,它们能被察觉到的,只有惊恐的神色。
他身材虽然矮小,却吃得膀大腰圆。几道细麻绳紧紧地捆缚着他的两臂,隔着脏污的衣袍,勒出他臂上一道道小小的肥“山脊”。
这一边被兵士们推搡着前行,一边连声惊呼着:“大夫欲灭奚、契丹,甚看重某!某在军中虽有小罪,但大夫若是欲要见杀,何必送来京城?请宰相明断!请诸位贵
明察!求诸位饶过某……”
他身边跟着一名胡族将领,不停地好言劝慰着:“必然无事,必然无事。”
这队,从宋通眼前经过,进
了署衙大堂。
他身旁的同袍们看着这一切,仍是表淡定、神态静默。一名身材高大的胡族士兵,对他略微点
,暗示不必理会这份嘈杂。
宋通点回应一下,心中激动不已。
激动的原因有二。
首先,来自于他两个月前,突然从公元2021年穿越回公元736年,来到这个平行世界中的大唐的事实。
大学期间服了两年兵役,退役后完成了学业,宋通做了一所小学的体育老师。
从小就接受家传武学,他于休息时,又在小学校的后院内,舞弄一支枣木杆长枪。
由于对唐代历史痴迷,他神大振之时,脱
唱出自己改编的歌曲:“我,站在!烈烈风中!恨不能,穿越大唐做英雄!……”
习练得兴起,他奋力挺起手中的尖枪,刺向斜阳。
原本温和的余晖,似乎瞬间就因为这一枪的刺来,变得耀眼。
突然,他耳中传来一个电子合成的声音:“祝你心想事成!”
眼中看不到任何物体,宋通觉得有些恍惚,身体也就僵硬着不动。
那个声音快速地继续说着:“历史地理、行军列阵、弓弩刀马、律令格式、风俗礼仪等知识和技能,已存你的大脑中!现在,你去大唐逞豪吧!”
随即,宋通立刻感到全身,被像是在电影里见到的,核炸那般的白光笼罩住。
待他神智重新清醒时,已经身在大唐长安的禁卫军中。
年龄、名姓都没变。按唐朝习惯的行第方式,因为他此生在家族男子中的排行第六,也被呼作宋六。
既来之,则安之。
迅速融了新的环境,他对目前的经历,感到最为满意的就是:同袍们虽然多有贵宦子弟,但也有不少来自天南地北的胡汉各族
等。众
常杂处,除了舞刀弄枪、骑马习
之外,就是蹴鞠、马球,关系很是亲睦。
尤其是和有着突厥血胤,刚才对自己暗自示意的胡族兵士阿史那博恒。因为时常在一起说笑畅谈、角抵嬉戏,所以两更是相处极好。
另一个激动的原因,就是因为宋通看到了刚才的那个:安禄山!
宋通本也知道,更何况现在的大脑中,又已被储存了丰富的信息。
他稍微调动一下思路,安禄山的详就浮现了出来。
二十九岁的恶徒安禄山,因偷盗羊只被捉,险些被处死。幽州节度使、御史大夫张守珪,却认为此骁勇而将他招至军中。
被委任为捉生将,用以捕捉奚、契丹俘虏的安禄山,很快就凭借狡诈凶残,展露了角。
颇有战功,他受到张守珪的喜,而被其收为养子,再官升至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
骄矜易败。三十三岁的安禄山,在今年春天的一次作战中,轻敌冒进、大败亏输。张守珪闻讯大怒,立即就要斩首他。
安禄山连忙求饶;张守珪毕竟喜他,但一言既出,又不好反悔。于是他就命
把安禄山解送到京城,接受朝廷审讯。这个意思很明显,他就是做个样子,暗示不必处死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