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又到天津(2/2)
锚锭样式。
毕竟三角锚适合钢铁船,但是否适合木结构船,刘建心中也没有底。
最后通过实验,船厂的船工反馈,还是三角锚最好。
用一个大的转盘,转盘以连杆连接脚踏板和手摇杆,船前设有锚窗,以一根粗大的绳索配合滑连接转盘,如此利用
力便可实现抛锚和收锚。
第三个重大改进是甲板内收而甲板下二层甲板向外凸起,看上去便如鼓包一般,但又不如战列舰那般完全鼓起,而这便是为炮甲板,安装火炮准备的。
第四个重大改进,便是船舵的改进,如今的福船,包括其他船型的船舵,基本一样,实际上是一个船尾底的舵叶以一根长木杆连接到船尾的拉杆,如此只需要拉动拉杆,便可使得作为船舵的大木片转向,如此来控制船只转向。
不过刘建觉得这样的船舵实在是太死板了,而且转向也不灵活。
于是在刘建的设计下,利用齿,转轴,滑
,连杆等一系列机械结构将船舵重新设计改进了一遍。
整个船舵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个是船尾的木制舵叶,将其固定在了一个支撑点上,以齿,滑
转轴连接,如此只要控制转轴,利用齿
,滑
等结构就可实现舵叶自由移动,更别说刘建利用一种全新的结构来控制舵叶在水中的流体运动,使得舵叶转动时更加自由,便捷。
第二个部分便是中间的传动结构,实际上就是将原有一根直木棍,变成了以滑,连杆,齿
联动等机械结构,如此只要通过一系列连杆,转轴等机械传动,便可自由控制舵叶。
最后一个部分就是以后世经典的方向舵取代了如今的拉杆。
全新的船舵结构,利用简单的力学和一众机械传动,取代了原有略显僵化的船舵,使得船只在海上航行,转向更加便捷。
最后一个重大改进,便是木制螺旋桨的引。
如今的福船,包括郑和当年的宝船,主要的动力来源是旋转橹,这是一种源于船桨,使用方式也与船桨类似。
不过经过刘建观察现,这种方式耗费力太大,实际上如今各种船型水手大部分
力不是用在风帆上,而是摇橹上,旋转橹位于船舷两侧和船尾,也占去了太多船舱,而且这样的方式虽然有利于浅水和内河航行,但要想实现真正的跨洋远航,就显得有些毫无用途,甚至颇为累赘,更别说这种摇橹方式一般位于船底水密舱上方,一但海上遇上风
,这些地方就极易进水,造成船只倾覆。
正因如此,刘建便以力脚踏加齿
连杆与船尾外侧的木制螺旋桨这一套新式传动结构,替代了原有的旋转橹。
利用力脚踏,带动螺旋桨转动,以此带动船只向前航行。
不过因为这套螺旋桨系统还是全新的结构,所以在船只两侧,还是准备了一些旋转橹所用的橹窗,等螺旋桨系统成熟,旋转橹便可彻底进历史了。
而且通过刘建的设计,螺旋桨转动也可带动船身后的流体运动,在配合新式舵叶和船舵,使得船只的作更加方便,省力,也更节约
力,同时也大为提高船只的续航力和更大仓储,使得这种武装福船,成为了刘建配合风帆战列舰,进行远洋后勤运输的不二选择。
老式的福船也在刘建的手中,焕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