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天津三卫(2/2)
耗费了太多的力和物力,故而很难让更多
脱产去从事商业,从事商贸,甚至是工
,匠
,军
等等脱产行业。
为了养活更多,就必须要大力展农业生产,种植出更多的粮食。
这也造成了这个时代,重农抑商的思想,也造成了包括军队在内,都必须以军屯的形式进行农业生产,而不是完全脱产的职业军。
同样也没有太多的职业商和职业工匠,毕竟这些
要想脱产,就必须要更多的
去养活,而没有
从事农业,那粮食就会减产,最终那些职业军
,职业商
,职业工匠就只能饿死。
这也就是为何古代那种体制下,选择重农抑商的根本原因。
更别说古代的体制,皇权至上,作为皇族和统治阶级,也不可能允许有威胁自己统治的势力存在,而商一但富可敌国,富甲天下,对于皇族,皇权的威胁就会上升,自然会成为皇权和既得利益者们重点打压的对象,而这也是商
没法做大做强,没法进一步展的原因。
除非如刘建和永兴商行这般,彻底跳出这套体制,另辟蹊径,否则继续刘家这样展,最终等待刘家的绝不是富可敌国,金碧辉煌,而是明庭的天子剑,而这也是一开始为何刘家上下举族都支持刘建海外展的原因所在。
与其在明庭内等死,还不如勇敢走出去,说不定还能创造一片新天地,如今南洋便是如此也。
“永熙兄所言极是,不过我觉得,无论是商,还是农
,或者是匠
都是社会组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士农工商,国之柱石,缺一不可,只是如今农业生产底,需要大量
力从事农业,产出更多的粮食,养活更多的
,故而支撑不了太多
脱产从事商贸,所以重农抑商,其实也没什么不对,只是我看不惯的是那些个官老爷,还有那些自觉高
一等的士族子弟,什么贱商,贱民,贱籍,简直岂有此理”
刘建愤愤的说道。
“此事小弟也感同身受,想我四处求学之时,也同样因此而受尽白眼,也正因如此,我才奋读书,打算未来出地,让那些
都闭嘴”
韩雍也有些气愤的说道。
“等着吧,以后我必让他们付出代价”
刘建怒道。
“建德兄可别意气用事啊”
韩雍听后,吃了一惊。
这怎么感觉气氛不对啊。
“永熙兄放心,我自有分寸”
刘建笑道。
“恩,这一点小弟自是相信,多说无益,我们就一起游览一番此天津三会之地如何”
韩雍笑道。
“敢不从命否”
刘建听后,与韩雍相视一笑,便留下仆役们守着船,自己则与韩雍一起,在天津市集内闲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