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风帆战列舰(2/3)
正廷,岸防军的许惜,吕宋屯田建设军的吴宣卫,巡警军的廖记园,海警军的陈翔,岸防军的鲁益。
加上原有的6军和海军。
足可保证整个台湾和吕宋的安全。
这些百姓在到达各地后。
刘信就命将他们分开安置。
识字的一组,会武功的一组,有手艺的一组,其他的一组。
识字的让他们以后到各地学院当教师。
会武功的自然编军队之中。
有手艺的则安置在笼工业区。
如此区分,甄选。
也使得安民效率大大提高。
当然6军和海军在吕宋战事结束后,也会扩编。
6军要整编一个满编的整编军吧,海军则要整编成两个舰队。
一个舰队三个大队一个6战队师。
员从新募集的十五万
中择优选择。
武器则由火铳厂,火炮厂和船厂打造,改装即可。
而刘建所设计的新式风帆战列舰图纸也已到了船厂手中。
新式风帆战列舰,刘建吸纳了后世泰西诸国的战列舰样式在结合华夏的船身特点及未来远洋航海特点设计打造。
一共分为五级。
第五级千料,可装炮三十六门。
第四级两千料,可装炮五十六门。
这两级,刘建主要以护航,海岸巡逻警卫用。
两级战列舰一共有上下五层。
从船底开始便不同于中式船的平底和西式船尖底。
新式战列舰刘建采用了一种类似于V型的船底方式。
中间弯平,两尖。
如此不仅结合了中西方船的特长,也避免了船身重心过低,稳定更好。
更重要的是,尖船刘建完全可以设计成类飞剪式。
如此船必然过这个时代。
船两侧向外突出吃水线涂抹了桐油,漆油。
再加上木板本就是浸泡过桐油和石漆的。
如此防腐和防水都能保证。
五层船舱除去底层的水密隔舱和甲板外,内部便是炮甲板和仓库,水手房等舱室。
炮甲板位于第三,第四层。
第三层的炮甲板分两边,一边十门火炮,合计二十门。
第二层的炮甲板则一边八门,合计十六门。
如此五级船便有炮三十六门。
当然如果极限装炮,刘建一个甲板都可以装下三十门火炮。
但是考虑到船只稳定和重量,重心等问题后。
刘建还是决定少装炮。
反正三十六门火炮已经足够多了。
如今海军哪怕最大的三千料,四千料船也不过二三十门火炮吧。
哪怕最大的万料船,也最多四五十门而已。
千料战列舰都有四千料船的装炮量,难道还不够。
而四级战列舰,同样是两层炮甲板。
第三层的炮甲板,一边十八门火炮,合计三十六门。
第二层的炮甲板,一边十门火炮,合计二十门。
如此四级船合计五十八门炮。
第四层,第三层,第二层其他舱室则主要作为货仓和水手舱使用。
甲板后方还有两层舱室。
这里是管带室,食堂等,同时船舵也安装再此。
接下来便是风帆战列舰最关键的风帆了。
刘建所设计的风帆依然采用一个主帆加前后两个副帆的设计布局。
不过在究竟使用中式硬帆还是西式软帆上刘建犯了难。
中式硬帆,受风效率高,可以绕桅杆转动,能迎风,硬帆更轻,因为有支持骨,所以帆质量要求很低,就算了很多
也没有关系,
而软帆主要是横帆和纵帆,横帆虽然受风效率低于中式的硬帆,但是优势是面积能够做得比硬帆大得多,桅杆可以更高,横帆不能逆风行走,要用纵帆。
从同样重同样面积的帆来说硬帆优势大,成本还低很多,不过软帆的船一般帆面积做得非常大,桅杆又高,所以抵消了这个优势。
硬帆作
手少,运营成本也必然低,而且
作灵活,适应多变的风向和复杂的海区。
但是硬帆的缺点恰恰在此,如此让硬帆度更慢,近岸或者近海航行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远洋航行,硬帆的缺点就露无遗了。
经过再三考虑。
刘建决定采用软帆和硬帆混合的方式。
五级船因为主要是近岸,近海巡逻。
所以全部采用硬帆。
四级船因为要远洋护航。
所以采用硬帆加软帆结合。
不同的是刘建设计了主帆是硬帆,辅帆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