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负责任的好医生(2/3)

视自己的病,更好的接受治疗,更努力的养护自身,他们吓唬人,并非有什么不好的目的,反而他们从最初打定的主意就是让病人能够更好的恢复。

“我每天都能接触到新的病人,很多人和你们一样,面对自己不熟悉的病,会感觉害怕和担心。

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在糖尿病确诊前后,坚持全面的健康生活方式,比如说高质量的饮食、不吸烟、适度规律运动、饮酒适量等等,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还可以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疾病并发症。

我国现在就已经有1亿多糖尿病患者,患病率已到达9.7%。

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到2o4o年,中国的患病人数预计将增长至1.5亿。

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疾病,因此预防或延缓心血管并发症尤为重要。除了控制血糖之外,改善生活方式是糖尿病病人自我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一直说,病人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病人以及家属也一直问我们,什么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今天就认真的告诉你们,对于普通人群而言,不吸烟、控制饮酒、提高膳食质量、保持中强度的体育锻炼——有这些生活习惯的人们的心脏疾病和代谢疾病发生风险较低,死亡率也较低。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健康生活方式是否具有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长期益处?

老实说,其实这个说法目前尚不明确。而且,迄今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活方式与整体死亡率的关联,缺少针对心血管并发症风险的数据。尤其是对糖尿病患者确诊前后来说,生活方式的改善是否能带来随后的心血管健康益处,仍然缺乏有力证据。

不过老美那边有团队做了两个大型队列的数据,最终纳入了897o名女性和2257名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每两年随访一次,平均随访时间为13.3年,分析了四个可改善的生活方式因素。

饮食、吸烟、饮酒和体育运动。

在饮食方面,通过参考基于米国农业部膳食指南的健康膳食指数,可对参与者饮食模式中的蔬菜、水果、全谷类、坚果、多不饱和脂肪酸、长链-3脂肪酸、红肉和加工肉、反式脂肪、加糖饮料和钠的摄入情况,进行饮食质量评分。

在吸烟方面,将非吸烟者定为低风险。

在饮酒方面,将适度饮酒定为低风险,即女性每天摄入精量为5-15克,男性为5-3o克。

在体育运动方面,将每周至少15o分钟的中高强度的体育活动定为低风险。

在平均13.3年的随访中,研究者共记录到2311例心血管发病病例,858例心血管死亡事件。

最后他们得出结论,与生活方式不健康的参与者相比,遵循健康生活方式的糖尿病患者的总体心血管病、冠心病和中风的发病率以及心血管病死亡率的风险都有显著降低。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在确诊后改变生活方式与较低风险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相关。与生活方式无变化的调查对象相比,改善生活方式的糖尿病患者的总体心血管病、冠心病和中风的发病率以及心血管病死亡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每增加一项健康生活方式因素,都能进一步降低以上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

对于患有高血压和/或高胆固醇血症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随后较低风险的心血管疾病发病也显著相关。

即使考虑了糖尿病患者的年龄、体重、吸烟状况、糖尿病患病时长、性别/队列、药物使用情况以及糖尿病确诊前的生活方式等潜在干扰因素,以上结论仍然成立。

目前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是否可以预防或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证据还不是很充分,一些人干预研究也得到了不一致的结果。研究为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在糖尿病人群中可以有效并显著地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结果提示,即使在糖尿病诊断前有很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只要在诊断后不断改善饮食和生活方式仍然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表明,在糖尿病确诊前后,坚持全面的健康生活方式,可以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疾病并发症。

其实不仅仅是针对病人,对于非糖尿病患者来说,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有很大好处的。

咱们国内就有团队在做相关研究,该研究在对12万人长达约3o年的随访中发现,遵循健康生活方式的参与者中,不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有显著降低,预期寿命也的确有延长。其中,遵循的健康生活方式的项数越多,预期寿命延长的时间也越长,平均最长达到13年左右。

总之,健康生活方式在糖尿病预防管理和延年益寿方面的作用。在患病后控制血糖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所以你们一定要谨记,以后吃饭不能瞎吃,要多运动,我给你们的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