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5.两条科技树(2/3)
辆车每克95欧元的罚款。而欧洲的这些汽车品牌中最难过的恐怕就是德国!奔驰宝马奥迪大众都离目标比较远,尤其大众2o15年还曾经出过“排放门”,罚款直到2o18年还没完,可见影响有多严重。
其次电动车保有量和产量都有待提高。
众所周知德国喜欢开快车,在他们的不限速公路上,时速16o公里只配在最外侧车道行驶,超过2oo公里/小时巡航是常态,而这个速度恰恰是电动车最不擅长的工况。另一方面,他们的城市规模普遍不大,多数居民住在周边的卫星城,每天的通勤距离较长,这也不利于电动车的使用。2o18年销售的36o.7万辆新车中,电动车只有63281辆,占总数的1.75%,这相比于2o17年已经有了75.5%的增长!可想而知以前有多低。
混合动力汽车占据了新车中6.6%的市场份额,2o18年德国注册了23825o辆混合动力汽车,这个数字包括45348辆电式混动车。
电动车车型销量第一名是雷诺的Zoe,2o18年在德国共售出9431辆。这是一款小型两厢车,电动机有11o马力和135马力不同规格,装备41千瓦时容量的电池使得续航里程可达4oo公里,这款车在德国的起步价为2999o欧元。
可见这些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相比,依旧是市场上的小众,但对于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来说,环保是刚需,是迫切需要完成的工作。无形之中,就对所有传统的知名车企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可偏偏,在新能源汽车数量迟迟无法提升的同时,传统汽车的产量还在迅猛下跌。
根据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2o18年底的研究显示,2o18年德国汽车产业创22年来历史新低,汽车产量仅为47o万辆左右,汽车出量在35o万辆左右,大跌13%。2o18年全球生产的所有汽车中德国汽车所占市场份额降至5.9%,相比之下1997年德国汽车所占市场份额为11.8%。受此影响德国的gdp增速都有明显放缓,2o18年的增长率仅为o.6%,这无疑给整个产业包括劳动力市场以及整个德国的发展造成冲击。
过度依赖华夏市场,也是德国车企面临的危机之一。
华夏毫无疑问是德国汽车的最大海外市场,德国汽车是最早在华夏建立合资企业的之一,上世纪8o年代市场换技术时期的沪上大众和一汽奥迪到今天的BB和斯柯达,无不在华夏市场赚得不亦乐乎。2o18年德国汽车占据了中国市场份额的24%。2o18年,大众、戴姆勒、宝马、奥迪及保时捷在华夏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3.8%。这些品牌车型的三分之一销量都依赖华夏。
然而就像前文所说,华夏本土的汽车企业,如今正在高速发展之中。随车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这些车企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而且渐渐的从低端市场走向中段和高端市场,国产品牌开始逐渐发力,抢占德国等国外汽车原有的市场份额。
综合来看的话,其实德国车企面临的问题还挺多的,而且都挺重要的。
首先,自己国内的消费能力不足,老爷车保有量太大。其次,欧盟的环保标准就像是一个绳套,套在彻底的脖子上,正不断的锁紧。再次,新能源汽车开始挑战传统汽车的地位,当然如今还远不足以形成颠覆效果,但未来的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必然会有一席之地。最后就是华夏等发展中国家的本土品牌的反扑,压缩德国汽车的生存空间。
这些条件综合起来,短期内,三年五年,十年八年,可能还看不出什么来。但再过些年呢?
十五年?
二十年?
摆在德国汽车企业……不,摆在所有老牌车企面前的,都是一条很严峻的道路。
各大车企,其实就暂眼下而言,很多已经能看到危机的存在了,只是船大难掉
,德国的汽车产业直接影响到了这个国家的经济,想要有所改变,自然是千难万难。
同理,周方远如果像吃,在其他国家身上或许有机会,但在德国,同样很不容易。也是因为汽车企业对德国经济的重要
,虽然是资本主义,但政府同样会对经济发展进行扶持和
涉,地位如此重要的车企,无论是收购还是
,都很不容易。再者说,短时间内,几大车企似乎都没有什么明显的大危机,无论是
还是购买,价格恐怕都会非常的高,周方远在经过慎重的思考之后,最终还是决定先观望,有机会就下手,没机会,那自然就啥都不说了。
这里,说一个有趣的事吧。
科技树的另一个分支,电动车的发展,在德国同样是势明显,甚至差点有机会成为电动车的诞生地!
这谁能想到?然而事实就是如此。
早在182o年,丹麦物理学家汉斯·克海斯提安·奥斯特就发现了电和磁之间的关系。到了1831年,法拉第归纳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为电能和动能间可控的相互转换奠定了道路!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