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6.意义(2/3)
饰线条勾画身体廓,造型却选用华夏传统戏曲年画的方法,富形式感。受德国讽刺漫画家乔治.格罗斯影响颇
的蔡若虹,在创作上亦充分体现了中西画法的结合。他与格罗斯的画面调子和手法相似,但线条运用则具有个
风格。此外,受西方绘画影响的丁聪,也善于使用具有装饰味道的线条进行细致刻画,使作品中西合璧,别具一格。
而且我国漫画的表现手法其实是多种多样的,有象征、比喻、夸张等。漫画常以此突出描写对象的特质,由此更形象、通俗地阐述主题,从而使主题更加化。如钱病鹤在《老猿百态》中巧妙利用“猿”与“袁”的同音比喻袁世凯,既突出了袁世凯的滑稽可笑、诡计多端,又具有
刻的寓意。又如谢缵泰的《时局全图》也恰如其分地以猛兽比喻列强来凸现各帝国主义的野心。
夸张亦是漫画最突出的特点之一。
夸张的目的在于把事物的某一基本特征有意识地加以放大,以突出事物本质,使是非、美丑的对比更加鲜明;而夸张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物形象,还有内容和本质上的夸张。
如华君武的《误青春》就让小伙子满脸胡须,姑娘们满
白,揭露讽刺了会议空
冗长的言带来的弊端。刘庆涛的《第一步“诊断”》,画了大夫不是先给病
看病,却是拿看牙齿的手电筒照病
的衣兜,看看带钱了没有,这种夸张表现既让
笑又讽刺味十足,同时又不会让读者感觉失真,恰当地揭示了事实的本质。
从古以来,我国的漫画就是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体,它既不同于传统绘画艺术,却又受华夏传统文学、戏曲的影响。
先,我国漫画除了应用国际通用的绘制材料和绘制技法之外,还结合了华夏绘画独有的传统水墨技法。而华夏漫画本与华夏传统绘画一脉相承,重视以形写、传写意和线条勾勒。它强调刻画物的
状态,在写实的基础上运用夸张手法,去捕捉
物
,传地描绘。在华夏传统绘画和民间年画里,诗与画的契合往往使画面表现意境
远、韵味绵长。而诗画配合也是我国漫画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这种表现形式打
了画面形象的局限,使表达的含义更
更广,感染力更强。
除给以中国艺术品独特的审美享受外,我国漫画还兼采了传统绘画的艺术表现方式,也使画意更富韵味,涵义更凝练、
刻。
同时,国内漫画的构图也讲究形式上的美感。在物、道具、环境的安排、线条运用的疏密方面,都经过画家的
心设计。
第二,我国漫画亦善于从源远流长的中国历代文学中挖掘素材,引用格言、寓言、成语故事和戏曲内的物角色、故事
节等,创造通俗易懂的共鸣感,借用典故和民俗来表现当前事物和现象,很容易为读者所接受。就算是文化水平较低的读者,也能够领会其中的意义和幽默。
漫画不讲求晦涩难懂,因而读解起来往往毫不费力。但通俗易懂的风格并不代表内容的肤浅和表达的有限,正相反,华夏漫画将华夏传统艺术的粹糅纳于自身,加以提炼,形成了
浅出的艺术效果。漫画家吸取了传统艺术的
华,结合自身的知识修养,掌握漫画创作的基本规律,才创作出简洁明了而寓意
刻的作品。
所以说不能光看国漫的缺点,应该也要多看看国漫潜藏的优点,但同事也不能自满自大,我们确实是还有差距的。
不是说国不行,而是无论扶桑还是米国,他们的漫画,都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展,才一步步走到今天的程度。而国漫呢,虽然历史悠久,但前
很少会专门作出总结。近代的时候,漫画开始成体系的时候,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却经历了最艰难的一端时期。好不容易等这段时期过去以后,国家要展,要集中更多的力量在更加重要的领域,所以漫画领域就只能无奈放弃。
等于说,我国的漫画,除了从古代就流传下来的文化底蕴以外,基本上就是这几年才重新开始展的。家展几十年,你才展几年,就想要追上去?不是不可能,但很难很难。
不过如今国家开始开始有力调转船
,正视漫画等领域的重要
的时候,相信相关领域的展度会不断加快。
尤其漫画它还不仅仅只是玩乐的东西。
其实仔细看看,我国的近现代历史实是一部战争史。那么在此起彼落的斗争和纷扰中成长的华夏漫画,始终坚持着一条主线,即国
民的主题思想。
纵观我国漫画的历史,始终贯穿着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的国主线。从义和团充满反抗味的漫画算起,华夏漫画
国的主题思想从未改变。这些作品,有的表述直白,有的表达隐晦;有的歌颂赞扬,有的讽刺抨击,林林总总异彩纷呈,但都为维护民族尊严、树立中华民族
的主题而来。
清末民初的讽喻漫画和义和团的宣传漫画,大胆抨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目的就是渴望迎来民主、公平、团结、自由的新社会;2o、3o年代对列强的讽刺和批判,是华夏漫画关心民族危亡,期望国家独立自强的表现;抗战时期,反击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