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3.聚会(2/3)

自己的车队合并进去。周爸当然开心啊,这本来就是他最初的目的。

结果在酒桌上,这件事情就谈妥了,车队,暂时不成立新的公司,在集团内部以分公司的形式存在,李征的父亲以原有车队入股,同时承担“分公司”总经理的工作。就等于是一方面加入了远方集团,成了中层管理人员,一方面又有股份,现在小日子别提多开心了。毕竟上面的给工作,都有专人去负责了,他这个总经理,日常的工作其实并不多,主要就是车辆的安排和调配等等,以及一些人事上的管理。财务方面有专门的财务人员,只送公司下派的。

钱没少赚,操的心少了,身体也更加健康了,最主要的是心态健康了。

每天笑嘻嘻的,兴致来了还喝两盅,比之几年前那种每年愁白了头的状态,现在的他,过的才算得上是像个人了。

所以李征对于周方远的感情是比较复杂的,一方面感觉自己老爸给人家打工,说出去或多或少有些丢人,毕竟大家是同学关系,如果是完全陌生的人,他倒也所谓,可一旦是自己的同学,他就难免感觉自己比别人低了一头。但转念再一想,别的不说,起码老爸舒心了不少,这么想的话,心中的一些小的埋怨之情也就渐渐消散了。

觥筹交错,是聚会永恒的项目,周方远现在不管怎么说也是大老板了,所以大家喝酒的时候会劝,却不敢硬劝了,什么不喝不行这样的话,是绝对不会有人说的,那样太傻了。

聚餐地点在迎宾楼,北桐市一个比较有名气的酒店,特点是装修很一般,但饭菜好吃,而且市里面的领导也经常会出现在哦这里,据说这里的老板在本地很有能量,到底是不是,周方远也不在乎那么多,反正他来这里是为了吃饭的,又不为别的。

今天来聚餐,是男男女女都有,不过大家都很默契的没有带家属来,就是男朋友啊或者女朋友啊那些。

周方远知道他们是在照顾自己的心情,其实说实话,周方远对这个是无所谓的,不过大家主动这么做,他也没说什么,更不会因此就感激什么的,毕竟这就不叫个事儿。

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等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有人提议去唱歌,然后大家都看向周方远,等待他的决定。

“看我干嘛!想去就去啊!”

周方远今天也喝得稍微有些多,当然了,他现在还很清醒,就是酒精上脑,人呢,稍微有那么一点点亢奋而已,远没有平日里那么沉静。

“周方远,你……”

马正伟有些迟疑的看着周方远。

“我当然也去啊!”

周方远理所当然的说道。

“那还等什么,走啦!”

一帮人,浩浩荡荡的朝不远处的话ktv走去。

ktv这东西,应该没有人不知道。ktv是起源于扶桑,从早期在酒馆里的3人走唱乐队展到卡拉ok,卡拉就是日语“空”的意思,而ok就是英语orchestr——交响乐队的前两字音,扶桑人就喜欢各种造字,然后就把把这两个字结合起来称为卡拉ok,也就是无人乐队的意思,后来传到宝岛,把卡拉ok装在房间里然后取名为ktv,k为卡拉ok的第一字,tv为mtv的后两字,组合而成就是ktv了。

2o世纪9o年代,应该是卡拉ok最风行的时候,但这也经过一连串的演变。

在初期,周方远还记得他小时候,曾见过有人会推着一台卡拉ok作流动式的生意,它带有两个麦克风和一个钱箱,不放进钱去,机器就不会播放伴奏音乐,麦克风也不起作用。这和扶桑一开始推出卡拉ok的情形很像。后来仿效扶桑的场地设计由开放式转而成为包厢式的这一段时间内,由于属高价格、高享受,所以除了商业聚会、洽商之外,一般人在经济条件许可下,都选择购置一台卡拉ok。可是近几年来,家庭卡拉ok机被束之高阁,城市里的卡拉ok厅展到量贩式。

随着哈日族的风潮开始盛行时,这股ok风在2o世纪7o年代后期吹进宝岛,被正式译为卡拉ok。香江、内地包括东南亚基本上延承了宝岛的风格,以ktv的形式为主。一开始,宝岛完全仿效日本的开放式空间设计,但是效果并不好。

于是就有宝岛商人将原有的包厢式小视听中心与之结合起来,经改良后,出现了以包厢为主的ktv。即可以欣赏画面,又能引吭高歌;互不干涉,跳舞的跳舞,表演的表演。经过这几十年的展,的卡拉ok不单单只是提供唱歌的地方,如今的卡拉ok似乎是一个贬意词。1996年以后,随着酒吧、d厅等更丰富的娱乐方式的介入,卡拉ok失去了原来一统天下的地位,娱乐场所的门牌上已经少见这四个字了。但卡拉ok并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它不断地变换着经营模式,以ktv、c1ub、酒店包间、量贩式ktv的面目一而再再而三地咸鱼翻身,以往单纯的唱歌之地衍生出了餐饮娱乐商务交际等多条龙服务。

而在北桐这边呢,ktv也就是这两年才红火起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