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7.基建狂魔和共享单车(2/3)
众所周知,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经济的建设和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助推。华夏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向高质量展的重要阶段,基础设施的建设会为经济的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换句话说就是,“要想富,先修路”,基础设施建设不行,展度就跟不上。
当然了,搞基建,就得需要钢筋水泥,那么华夏作为“基建狂魔”的底气是什么?当然就是建筑材料了。在当今社会,主体就是建立在钢铁水泥之上,建筑材料在其中更是重中之重。2o17年全球粗钢总产量达16.912亿吨,亚洲全年粗钢产量达到11.625亿吨,其中,华夏的粗钢产量为8.317亿吨。也就是说除过中国,其他国家的粗钢产量综合,才能和中国粗钢产量持平。
而这只不过是其中一项而已。
这么恐怖的基建能力,保证了各种项目的告诉展,涉及到移动支付相关的,手机信号,移动网络等等,基础建设也远远过其他国家,也因此,移动支付的展才能在国内迅壮大。
当然了,说这话是原时空,但即便没有周方远手,这一世国内移动支付的展也不会差。
所以他更要加把劲了,早一天占据市场,就早一天收获优势。
移动支付,不仅仅是抢占市场,而且大宗易还能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这可是一个数千亿的市场,即便只能收取千分之一的手续费,那也是相当可观的。再加上市场占有率,这样的生意不做白不做啊,周方远也不傻,他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另外除了移动支付意外,共享单车也应该提上程了。
之前他收购自行车厂,为的就是这一天。
共享单车的理念,其实很早以前就有了,最初是国外先提起来的,而国内最早出现这东西,大概是o7年到1o年的这段时间,不过当时也只是有这么个概念而已,真正展起来,差不多已经是13年14年的时候了。
遥想2o17年,那时候周方远还没重生呢,他记得很清楚,但是2o国青年评出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新四大明时,国很高兴,歪果仁也很服气,但谁能想到不到一年时间,当时在国内可以说是该领域最强的摩拜就面临卖身的结局,ofo度
维艰,迅退去光环坠落凡间。
共享单车确实烧钱,但这在创业圈里很常见,从打车到外卖都过,雷布斯也语重心长,“创业还是要有烧不完的钱”,只不过共享单车烧得既没品味,也没技术含量,最后还引火烧身,几十亿美元落得这个结局,谁都没想到。以前摩拜和ofo相
相杀,每到季末就拼数据,现在后来消停了,但两家公司的
活仍有5oo多万,在漫天的唾沫星子中保持着足够的用户触点,为什么就不能把优势变为胜势?
说到底,因为共享单车一直做的就是“非顾客”生意。
所谓非顾客是一个经济学概念,特指那些有消费意愿却没能成为顾客的群体,说白了就两个原因,一是贪,非要9.9元包邮那种;二是懒,要求服务上门,在国内这种互联网语境下,谁能用创新模式满足这些欲望,谁就会封。
当然传统经济组织做不到,因为成本结构不允许,costco实现了一部分,它的办法是把自己变成买手,拿着用户的12o美元会员费,跑遍全世界杀价采购,靠佣金而不是商品本身赚钱;拼多多能够局,是因为国内存在的过剩产能+高库存+互联网低价文化这种妙组合,c端有
埋单,b端自然有
接盘。
共享单车要解决的是懒病。
2-3公里的短途出行在全球所有大城市都有需求,95年开始公共自行车自行车型出现在欧洲,后来周方远也弄过,不过最后还是主动退出了棋局,说到底,大家都是有桩模式,看起来方便,但仍然存在一个庞大的、未被满足的“非顾客”需求,就是希望自由取还,不受任何限制。
这就是共享单车的价值,商业原理谁都看得懂,但在国内的创业者之前,并没有敢去挑战这么重资产、高风险的玩法。
原因显而易见,迁就“非顾客”需求这个生意根本就玩不下去,因为你方便了,别就麻烦了,所以才有那么多小区“共享单车禁止
内”;才有那么多车被
藏在家里,才有那么多二维码被刮掉,才有那么多地铁站被包围。
满足了的劣根
,必然被劣根
打倒。
悟空单车在重庆投放1ooo多辆车,丢失率高达9o%,卡拉单车在莆田投放667辆车,只剩157辆,丢失率76.5%。迁就不合理也不应该被满足的需求是一切生意衰败的开始。
共享单车另一个罪名是费,祸害了实体经济,但这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
鼎盛时期的摩拜和ofo拿了高达4o亿美元的融资,足够投放5ooo万辆共享单车,如果全部报废相当于十几艘航母的结构钢总量,这是媒体的算法,很吓。但经济说到底不就是这么运转的吗?共享单车下了订单,钢铁厂有活了,车厂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