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9.锄头挥向扶桑(2/3)

到自己的手中,同时尽可能的推动市场,在红利期真正到来的时候,一举奠定自己在网络文学和动漫产业上的绝对优势。

而就是因为这种考量,周方远给了张兵一个任务,那就是挖墙脚!

是的,国内的市场萎缩,产业展严重滞后,人才流失严重,后续新鲜血液的补充也很成问题……既然如此,那就直接从外面输血。扶桑作为目前全球最主要的动漫市场之一,和米帝几乎不分上下,其国内的漫画人才多得数不胜数,每年都有无数的新人头,但也有更多的人才只能被淘汰。被淘汰可不见得是他们水平不行,当然了,缺点肯定还是有的,但运气不好也是一方面。或者是没有找准市场,又或者是正好和大撞到了一起,被对方抢走了风头

总而言之,什么样的可能性都有,但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些人才同样被埋没。

周方远就是要把这些人掘出来,而且不仅仅是漫画方面的人才,杂志社的人才,动漫制作的人才,动漫行的人才……只要是有用的,他全都要。为此,他还专门拿出了三千万,专门用来挖人。结果当然是喜人的,张兵前两天给他打电话,明确的告诉他,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努力,张兵已经为他挖来了十几个漫画家,当然了,虽然成为漫画家,但其实是没什么名气的画手,不过周方远不介意。

杂志社的话,原本周方远是想要直接把一个杂志社挖过来的,但最后张兵劝他说其实没有必要。

杂志社这东西,是传统文学媒体的阵营,国内这方面并不弱,无论是编辑人员还是设计人员亦或是行人员,国内有的是这方面的人才,包括印刷厂等等,国内也有的是,周方远唯一欠缺的,就是漫画方面的编辑,所以张兵着重瞅准了一个在扶桑国内很有名气的一个漫画杂志社,花重金把对方的副总编辑给挖了过来。经此人手被掘出来的之名漫画也有不少,虽然没有一部封的那种极品,但总体而言还是相当不错的。

看过此人的履历之后,周方远总算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然后就是动画制作方面的人才了,扶桑国内大的动漫制作公司有很多,其中有不少都是国际驰名的,但同样的,也有无数的小公司存在。这些小公司没能力和大公司竞争,他们也抢不下好的剧本,很多动画公司,甚至靠制作**来维生。但不得不说,这些小公司实力是有的,只要给他们足够的资金和好的作品,也能制作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但这就是问题所在了。

他们缺少资金,缺少名气,无法吸引之名作家,无法和大公司抢作品,甚至连一条完整的行渠道都没有……所以小公司想要做大,除非是得到大企业的注资,不然的话基本上是很难做起来的。毕竟动漫产业和互联网产业还有不同,互联网是新兴产业,市场才刚刚起步,有太多的机遇可以抓取。但动漫产业呢?在未来的种花,这是一个大市场。在如今的扶桑,这也是一个不算小的市场,可未来种花的市场,是白纸一张,可以任由大小资本在里面游荡,小公司,甚至工作室都有出头的机会。而如今的扶桑动漫市场上,大公司基本上已经把持了所有的可能,小公司和工作室,只靠自己努力,基本上是没法子出头的。

这也是扶桑动漫产业目前的现状,为什么在十几年后,扶桑的动漫产业会开始衰退?和这种情况不无关系。

市场,有时候不仅仅是人口数量,还和地域有关。

扶桑终究太小了,几个大公司无论是从消费者层面,还是从地域层面,都已经将市场瓜分完毕。有潜力的年轻人冒不出头,大公司的话体制又难免僵硬,这样一来,缺少新鲜的题材和创意,岂有不败之理?当然了,就算再怎么败,周方远重生前,就动漫产业而言,种花还是不如扶桑的,这一点是事实,必须要承认。

说了这么多,说到底,扶桑国内的竞争太激烈了,激烈到很多小公司和工作室想要活下去必须打法律的擦边球的程度,当然那种作品在扶桑不算违法,但也绝对不能算是主流。总之,大家生存都很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张兵挥舞着支票出现在这些小公司或者工作室的面前,给他们一个活下去的机会,试问这些人会如何选择?

就算工作地点在种花,这些人似乎也没有更多的选择了。

张兵联系了一个小公司,以及两个工作室,本来他是准备三选一的,结果他把自己的目的说出来之后,这三家居然全都同意跟着他来华夏。

这可把他给惊着了,虽然这是好事儿……但,手里的钱是有限的啊。挖了作家,挖了出版方面的人才,虽说动画制作方面的人才是大头,但按照他一开始的计算,周方远给他的钱,最多够他挖来一个就了不起了。现在同时有三个,他就要好好思考一下了。

这一思考不要紧,对面的三方都表现出了比较急切的意愿。

这张兵也算是有点头脑,他准备的注意到了对方着急的样子,想了想,壮着胆子尝试着朝其中一方,也就是两个工作室之中规模相对较小的那一个压了压价。结果,对方居然接受了他的压价。这让张兵一下子想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