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故乡难忘他乡难舍(2)(2/4)
终于,在这天的早上,那罗家福、李雪梅和罗海龙便准备启程回故乡了。
在码上,两个罗家的
便在话别送行了。
罗璇火、冯翠花和罗月娥的眼眶湿湿的,他们三带着罗海俊和罗海杰在送行,尽管千言万语、多少衷肠都已在此前说尽了,但此时,大家都还在说个不停,都还在
代、叮嘱个不停,那依恋不舍的
怀在此时便被表露无遗了。
当时,罗海俊已是3岁,罗海杰已是1岁多了。
那罗海俊便在大伯长大伯短地称呼着罗家福、在伯姆长伯姆短地称呼着李雪梅,而特别不舍得的是罗海龙,那罗海龙与罗海俊,一个是大小孩,一个是小小孩,兄弟俩此前逗玩嬉戏惯了,因此,那罗海俊则更在大哥长大哥短地叫着罗海龙……这真可谓是小孩天真,亲无限呀!
李雪梅分别在罗海俊和罗海杰的额上亲了又亲,然后,她向大家挥了挥手,便含着热泪上了渔船。
罗海龙在摸了一把罗海俊的,又捏了一下他的脸庞,他便对着罗璇火、冯翠花和罗月娥等
说道:“公公,婆婆,保重!三婶、海俊、海杰,再见!”然后,他挥了一下手,跟着便转身一个箭步就跃上了帆船了。
罗家福也在惜了一下罗海俊和哄惜了一下罗海杰后便挥了挥手,跟着,他也转身上了渔船。
罗璇火、冯翠花和罗海俊在挥着手,罗月娥则捉着罗海杰的小手,大手小手一起在摇着,他们几都在岸上说道:“保重,再见!”
就这样,众都依依不舍地在惜别。
在帆船上,冯三用一条粗麻绳把渔船的船连到了帆船的船尾,老李、老王在整理挂起了风帆,罗家寿在驾驶舱里做着准备工作,罗海龙则站在了船台上,似在略有所思地望着远处。
在渔船上,罗家福和李雪梅则在整理着船舵。
不久后,船启动了,那帆船拖着渔船便在慢慢地离开了码,此时,船上的
和岸上的
,又都站了起来,又在挥手和喊着:“保重,再见!”
罗海龙忽然又大声地叫道:“公公、婆婆、三婶、海俊、海杰!我会想你们的!保重!再见!”
唉!自古多伤离别啊!
这时,船上和岸上的都在依依不舍、都在含着眼泪……
帆船和渔船徐徐地在韩江上顺流而下,只见船上和岸上的都还一直在摇着手,直到了间隔距离越来越远、视线越来越模糊了,直到了看不清对方了,那手却还在不自觉地摇着。
渔船上的罗家福和李雪梅那真是热泪盈眶啊,随着渔船的慢慢远离,他们夫妻俩始终站在船上,那眼光始终含着泪在望着渐渐远去的汀江和梅江
、始终在远望着渐渐远去的三河坝……
罗家福和李雪梅夫妻俩的心里真是感慨万千啊!真是心起伏难于平静啊!
霎时,多少的往事便又浮现在了夫妻俩的心了:
刚来到这里时的多少辛酸,多少艰难困苦,多少无奈与迷茫!及至落脚三河罗家后的生活,那又是何等的自由自在、那又是何等的富足和满足,甚至比原本在自己家乡的生活都还要幸福!而现在,在六年多之后,流下了弟弟罗家寿在这里生根落户,为三河罗家孕育了罗海俊和罗海杰,不但为三河罗家带来了希望和欢乐,也为三河罗家和弟弟罗家寿带来了幸福!而且,还为儿子罗海龙带来了进学堂学武功的机会,儿子罗海龙也已经是满14岁、已长成了英俊的少年了。
唉!是福乎?是因祸得福乎?
这里的亲,这里的感
,这里的生活,这里的一切,就将远去了,因此,此时的罗家福和李雪梅夫妻俩似乎又都有了万般的眷恋和不舍了。
带着对三河坝的眷恋和不舍,更带着对故乡无穷的牵挂,更带着对故乡无尽的念想,更带着对故乡无尽的想象,那船上的罗家福和李雪梅便在长长地长舒了一气:启程了!启程回故乡了!
韩江两岸的山峰依旧苍翠,韩江的流水依旧滔滔,但是,六、七年前来与现在去的心境却是完全的不一样了。
一路上,罗家福和李雪梅的心都是十分的舒畅,感觉那山是这样的美,感觉那水也是那样的甜,两条船上的七个
便在悠闲地欣赏着两岸无限的风光,便在慢悠悠地前行着,众
的心
都是异常的舒展欢快。
他们昼行夜宿,随处夜泊,随处下网捕鱼,船上总有大鱼大、美酒香茶,船上总有吃有喝、自由自在,就这样,他们风帆直挂、一路高歌向汕
的出海
漂去……
在几天之后的下午,船便已向东南方向走过了150多公里了,船便已到了汕的外砂河
了。
按原定的计划,要在这里取回罗海豹的骸骨,要把罗海豹的骸骨带回故乡,要让罗海豹魂回故里。
于是,两条船便停靠在了外砂河的北岸岸边了。
罗家寿、罗家福、李雪梅及罗海龙便带着重礼和红包,一行便上岸进村去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