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父爱如山亲情错失(2/3)

红已经做了爷爷和奶奶了,杨梦婷在两个月前顺产生了一个女孩,已取名叫潘碧滢,小孩很可爱,母女也平安。

看着信,潘耀辉和何小红确实是万分的高兴,因为潘家终于有后代了,在新社会里,生男生女都一样了,况且那杨梦婷才是头一胎,接着生的机会还大把呢,想到此,那病中的潘耀辉突然便精神振作了起来,潘耀辉和何小红的心头是喜滋滋的。

然而,在再接着往下看的时候,潘耀辉和何小红的心情却又忽然变得了沉重和忧伤了起来了。

原来,杨梦婷的教授父亲在此前因故独自投到了黄浦江里自尽了,在杨梦婷的教授父亲投江死后,她的母亲因忧郁恐惧等原因又得了抑郁症,变得了痴痴呆呆了,而当今的城里也在实行严格的定量按票供给制度……因此,家里的日子也是艰难难过。

在信尾,潘志鸿叮嘱父母要保重身体、共度难关,他呢因为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家庭小孩,所以可能会比较少写信了……

其实,潘志鸿的这封信是对父母潘耀辉和何小红撒谎了。

其实际的情况是,杨梦婷在生潘碧滢时不是顺产。

杨梦婷在怀上潘碧滢时就已被医生诊断出她患有严重的妇科肿瘤疾病,医生建议她不宜怀孕生育。

但是,杨梦婷却还是冒着生命危险,在经过了艰难的保胎后才在手术的情况下生了潘碧滢,在手术生产时,为了保存性命,杨梦婷便被割掉了一个器官、丧失了生育功能,这还是得益于是在上海,才具有这样的医疗条件。

因此,杨梦婷在生了潘碧滢后,她的性格便变得了十分的孤僻偏激而又任性,也因此,在后来,潘志鸿和杨梦婷毕生就只有潘碧滢一个独生女儿,同时,他的家庭生活也变得了十分的不尽人意。

所有的这些,潘志鸿都没有真实地把它告诉潘耀辉和何小红,一方面,他知道自己是三代单传要绝代了,他清楚两位老人那要抱孙子传宗接代的古老思想,另一方面,他也怕老人伤心和担心,再一方面,潘志鸿也死要面子,他不想家乡的人知道和闲话他在上海的情况,更怕影响到父母在老家的面子。

特别的是,在当时以及在以后好长的一段时间里,家乡的人除了潘志光外都不知道潘志鸿的具体情况,潘志光虽然知道,但他却守口如瓶不对任何人讲,以致后来呀,直到在几十年以后,在潘志鸿去世时,当年老的曾淑萍去上海奔丧见潘志鸿最后一面时,那潘碧滢才把潘志鸿在临终时告诉她的情况转告给姑姑曾淑萍听,曾淑萍才知道了这些被尘封了几十年的事情的真相,因而,那曾淑萍才感到了无限的唏嘘。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敬请关注我后面的讲述。

好了,后话暂且休叙,咱话归现时之故事吧。

且说潘耀辉和何小红在看了潘志鸿的信、在了解了情况后,有喜又有忧,当晚,潘耀辉便提笔向潘志鸿回信,经思虑再三,潘耀辉也没有把家里及自己的真实情况告诉潘志鸿,他只说家里收信后全家人都十分高兴并一切安好,他叮嘱潘志鸿,要潘志鸿和杨梦婷带好潘碧滢,盼望小孙女能乖乖快高长大,要潘志鸿和杨梦婷好好工作、并处理好家庭事务,尽量开解岳母的思想负担,凡事都要想开一点,以去度过难关……

你看,这对父子,你没有对我讲实情、我也没有对你讲实话。

以致,就酿成了此后的不可挽回的亲情错失了。

在了解了潘志鸿在上海的一些情况后,那潘耀辉和何小红的心情便似乎好多了。

然而,当时间来到了1960年的时候,在龙头镇地区,却突然发生了严重的水稻的纹枯病、稻瘟病、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它严重破坏了水稻的生长抽穗结实和收成,便致使粮食歉收,甚至是绝收,这便使当地人的生活十分的困难。

而幸运的是,此时的潘家便又是得到了曾家的接济了。

因为在九年前,在曾淑萍的生父曾招宝死后,他编制的竹虾笼并没有全部被卖光,还剩有七、八十个一直都留在了家里,时年曾家有两座房子,有大把的地方可以用来放置这些杂物,在这八、九年来,曾永旺在有空时,他就会用这些竹虾笼到西湾溪里去捕虾。

当时,尽管地面上的虫灾肆虐,但龙江水域却是山清水秀、毫无污染,那鱼虾便还是特别的多,而且有渔网工具会抓鱼虾的人也不多,这样,那曾永旺就恰好派上了用场了,他就解决了家里人的充饥的大问题了。

时年,曾永旺已娶了邻村张家寨的张红荷为妻,并生了儿子曾建光了,曾建光也已是一岁多了,正是嗷嗷待哺的时候,曾永旺便刚好就用这些虾笼捕虾来给家人充饥,说是充饥,这其实是很好的河鲜营养品了。

因为曾永旺白天也要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同时也怕别人偷,所以,他往往是在晚上天黑后才把装了蚯蚓饵料的虾笼分散沉装到十余里长的河里,然后又在第二天天亮前收回,由于曾招宝做的这些虾笼都有大、中、小三个诱口,因而,那收成便是特别的好,七、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