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送走灾难重启生活(2/4)

来了。

在当地的叔公太潘仁春等宗亲们的帮助下,大家能变现的财产便都得到了变现,不能变现的东西有的则被捐赠给了当地的捐助会,有的则被送给了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返乡的潘家村人则只留了银元、适当的作物种子和衣服、干粮等等。

在这次返乡前,潘家村人各家都特别准备了充足的干粮,这干粮包括米、面、油和腌制过的咸肉鸡鸭蛋,等等,这回,走在返乡路上的大家就肯定都不会挨饿了。

在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终于在1945年农历的11月底的时候,大家便满怀着信心、带着美好的憧憬、带着对故乡的思念和牵挂,便在当地宗亲的欢送下,大家便轻轻松松地踏上了回乡的路程了。

踏在回乡的路上,来逃荒时的悲惨场景还历历在目,人们便不禁睹物思往,在忆苦思甜和感慨万千。

一路上,人们有说有笑,有唱有叹,更有在来逃荒时丧失亲人的家属在极力地搜寻亲人的坟冢,想起回亲人的骸骨,以带回故乡安葬,以让亲人魂归故里。

当回程走到风门坳下潘志强丧命的地方时,大家便都自觉地停了下来,大家便都想帮忙潘耀华一家人找回潘志强的坟墓、起回潘志强的骸骨。

但是,没想到的是,在茅草屋旁的山坡边,在原来埋葬潘志强的地方,竟有数十座层层叠叠、密密麻麻、一座紧挨着一座的土堆坟墓,每座坟墓那都是杂草萋萋、藤蔓缠绕。

唉!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没想到这里就已荒芜变得了面目全非了。

人在七手八脚地拨开杂草和藤蔓,在每一座土堆坟墓前寻找,但却就是找不到六叔公原来写着“潘府志强之墓”的木块了,这木块的墓碑早就不知哪里去了。

以致在这层层叠叠、密密麻麻、一座紧挨着一座的土堆坟墓中,竟不能确定那一座坟是潘志强的。

见到如此的境况,那潘耀华和孙美莲便都流下了悲恸无奈的泪水了,其夫妻俩和潘志豪及杨翠桃便只能拿出预先准备好的纸钱香烛、在路边的空地上烧了起来。

面带愧疚和失落神情的潘耀华便只得泪流满面、双手合十、口中在念念有词,他在祈求各路神灵神仙保佑潘志强的灵魂能在这里得到安息、能在地下有吃有喝、能在这里的这么多地下的人的陪伴下快乐地生活、能得到很多经过这里的路人的施舍……

而孙美莲在看了看傻傻呼呼的潘志豪后,她便忍不住的又在嚎啕大哭了起来了,那何小红和王丽珍等女人则又过来安慰她,那潘志鸿、潘志光、曾淑萍、陈慧芳和杨翠桃等其他人也都落泪了。

唉!真是无奈啊!那潘志强便只能永久地长眠在了这里了,真是苍天无眼啊!他的骸骨便永远都回不了故里了,用难听的话来讲,那潘志强便成了逃荒路上举目无亲的游魂野鬼了。

在一番无奈失落的感慨、悲伤和祭拜之后,人们便只能继续地往回赶路了。

虽然也是风餐露宿,虽然也是路途迢迢,但是,这是一次目标明确、准备得十分充分的跋涉,由于路途可以买鱼买肉买粮吃,由于人们吃得饱、喝得足,所以,个个都身强体壮、走起路来那也是精神抖擞、浑身有劲,因此,便觉得回程之路要比先前短得了很多、也快得了很多。

仅仅只是在走了十多天之后,大家便平安、顺利、一个不落地回到了故乡潘家村了。

潘家村留守的亲人们在看见了他们后,都互相呼唤走出村来张开了热情的臂膀,在热烈地欢迎他们重新回到了故乡的怀抱,霎时,那留守的乡亲们便纷纷地为这些刚回来的亲人们送茶递水、送上了急需的食物和生活物品等等。

此时,逃荒的人和留守的人都激动无比,大家都在互相悲伤着村里、村外失去亲人的悲伤,都在高兴着重逢的高兴。

此后,人们便以带回来的银元购买、添置了生活必需品和食粮,不久,大家便欢欢喜喜地过年,在欢欢喜喜地进行了春耕生产,在欢欢喜喜地恢复了原来的生活。

在整理收拾了家里的卫生和头尾后,在回到家后的第三天上午,那潘耀辉和何小红抛开了当初对曾招宝不肯接纳曾淑萍的怨恨,其夫妻俩便急急忙忙地带着潘志鸿和曾淑萍赶去曾家寮探亲了,毕竟是分别了两年多、差不多三年了呀,毕竟曾淑萍与王细花也是两年多、差不多三年没有见面了呀!

潘耀辉和何小红认为王细花一定是想曾淑萍想疯了,所以要赶快带曾淑萍去见王细花。

所以,在这一次,真的要为潘耀辉和何小红的通情达理点个赞!

“婶婶!叔叔!大哥!二哥!……”一到曾家门口,那曾淑萍便在门外迫不及待地大声叫喊了起来。

此时的曾淑萍已经是近9岁了,在经历了这次逃荒生活的磨练之后,她已经是懂事很多了。

“儿啊!萍儿呀!我的猪妹啊!我的猪妹长高了……”王细花首先跑了出来、扑了上去,她双手便紧紧地抱着了曾淑萍,把曾淑萍搂进了怀里,霎时,王细花便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