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抗虏的那些英雄(1/2)
赵广这一套不按常理出牌的组合拳,打得刘渊眼冒金星,差一点背过气去。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两军对峙,一板一眼的打常规战,那是傻子才
的事。
赵广也歹也是穿越来的
士,怎么可能犯宋襄公那等蠢事,把战火烧得敌
的后方,发动被压迫被
役的汉
起来反抗胡虏的迫害,才是最为正确的
胡策略。
先秦战国时期,有些诸侯国国君脑子坏掉了,打仗还讲究风度。
一直到孙武出现,孙子兵法韬略撰写而成,将领用谋略来获取胜利才始成为主流。
北方已被胡虏祸害,汉
流离失所,无处安身。
要是按部就班的与刘渊打,就算胜了,也没有多大的作用。
因为刘渊等胡骑可以逃遁。
汉军的步卒在大平原上,没有办法与骑兵比速度,刘渊之所以敢南侵,就是仗着骑兵厉害,打不赢就跑,你能奈我何?
但现在,赵广这贼胚不按常理出牌,竟然连续派出数路兵马北上,要切断汉赵军的补给线,这下可把刘渊给急坏了。
没了补给,他们这些吃惯了牛羊
的胡
怎么办?单靠抢汉
那点东西,根本不够吃的。
稷米什么的,胡
士卒虽然能吃,但不习惯,一直没
吃,也没有力气骑马。
除非杀汉
“两脚羊”,靠吃
来补充。
刘渊虽然是胡
,但跟着崔游也学了汉
文化,和饮毛茹血的野胡不一样,杀那些不听话反抗的汉
他不反对,但若是吃
,刘渊实在下不了嘴。
——
贞观三年,元月。
冀州刺史部,魏郡。
天气冷的冰棱子结了一根又一根,往昔波涛奔腾的漳水,也凝固成了一条封冻之河,战马经过时重重踩踏,也不会陷
到河水之中。
赵广这一次兵进冀州,并没有固定的目的地,常山郡虽然是赵云的家乡,但也只是在圈定的活动范围内,换句话说,赵广以后可能会围着常山郡建立根据地,但并不是说现在就要杀到常山。
魏郡在常山之南,河内郡之北,境内的邺城是魏国五都之一,
绸密,铁坊、漆坊等手工业发达,同时,也是司马颙的封地所在。
围着邺城又不打邺城,但又加强对来往商道的袭扰,借着打胡虏的机会,进一步削弱晋国司马诸王在北方的实力,这样顺手牵羊的机会,赵广当然不会放过。
元月九
,赵广领军一
魏郡内黄县,正领着一支县兵在此抗虏的李矩便投奔了过来,李矩这
是平阳
氏,自小就甚有才
,通俗一点讲就是有号召力。
在诸胡南侵之时,魏郡一带的晋国官员或投降,或逃散,无有一
站出来抵抗,还只是县尉的李矩带着十余小吏在内黄、繁阳一带拉起一支队伍,袭扰匈
胡虏的后方,名声渐起。
从两晋的历史来看,真正与北方胡虏撕杀的,不是东晋的那些整天清淡的高门士族,而是逃难到南方的侨
,还有坚持在北方家乡起兵抗虏的乞活军。
祖逖、刘琨、李矩、郭默.......。
这些
中,祖逖和刘琨名垂青史,让
铭记,李矩、郭默的名字则淹没于史籍,如同他们的名字一样,默默无闻。
但是,被他们解救的汉
不会忘记。
历史上,李矩官职最高做到都督司州诸军事、安西将军、司州刺史。更为可贵的是,就算是祖逖也曾在战事不利时,撤退到南方东晋境内休整,而李矩自始至终战斗在敌后,一直到最后兵败身死。
前赵的刘聪、刘灵,后赵的石勒、石虎,都曾是李矩的对手,他击败了一个又一个,就算是后赵皇帝石勒也挺过去了。
但最后,在与石虎的一次
战,李矩被东晋的友军拖累,只能孤军奋战悲壮战死,跟随他一起与羯胡作战的千余乞活军无一
逃生。
李矩之后,乞活军一部归附到陈午、冯龙两
麾下,这支汉
流帅武装始终活跃在抗虏的第一线,前扑后继,其事迹在史籍已经不考........。
赵广刚刚北上,就收编了李矩这一员大将,心中甚是高兴。
祖逖、刘琨毕竟还年幼,他们的作用发挥还要再过几年,甚至十余年,而李矩则不然,这个青年流民帅已经能够独挡一面了。
李矩加
之后,赵广这支汉军更加的如鱼得水。
元月十
至二月六
,汉军在邺城一带上演了一出“二攻邺城”的好戏。
汉军拿下内黄,突然疾攻杀向邺城,吓得司马颙一面收拢仅有的一点晋卒,一面连续向刘渊求援。
要是被赵广抓住,姓司马的没一个好下场。
刘渊此时,正在朝邺城方向回师,得到司马颙的急报,连忙向邺城方向杀将过来,岂知等他到达邺城时,赵广却又跑到了更北面的常山一带。
常山郡的东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